第110章 地络的黄昏(2 / 2)

江远的骨针指向南极,那里的星陨深渊正在喷发逆星核岩浆,形成覆盖南半球的紫血穹顶:“我留在秦岭,用毕摩的‘星回逆咒’延缓神树的癌变。”他将半片甲骨塞给陈默,“记住,寒冰齿轮的中心,藏着初代毕摩的星图锚点。”

那文雪展开仅剩的五道伞骨,伞面的女真星图与北极星轨共鸣:“我调试出地脉虫洞,直接送你们到北极地宫。但虫洞只能维持三分钟,逆星核的紫血正在污染时间线!”她的指尖在伞柄刻下血咒,“陈默,你要同时承受寒冰与火焰,这是九星守陵人的宿命。”

陈默点头,九星胎记与苏璃的地络纹身突然融合,在雪山之巅打开虫洞。刺骨的寒风灌入口鼻,他最后看了眼亚马逊雨林的石化树木,那些青胎记组成的图案,正是初代守陵人四脉的族徽。“地络不会黄昏。”他握紧苏璃的手,“因为我们还在。”

虫洞另一端,北极地宫的寒冰大厅正在崩塌,巨型齿轮逆向转动,每道齿痕都嵌着逆星核碎片。苏璃的护腕与齿轮中心的水蓝晶石共鸣,地络纹身化作冰链缠住齿轮,陈默的罗盘则插入齿痕间的星图凹槽。当九星胎记与寒冰核心接触的瞬间,整个北极突然亮起蓝光,逆星核碎片发出尖啸,像被浇灭的紫火。

“成功了?”苏璃的唐刀抵住即将崩塌的穹顶,看见齿轮开始正向转动,北极的寒潮正在退去。但陈默没有回答,他看见齿轮核心处,藏着父亲陈振海的科考笔记残页,上面用冻血写着:“默儿,当寒冰倒转时,去南极找星陨深渊的‘虚星倒影’——那是初代守陵人藏逆星核的真正位置。”

地脉的震动平息了片刻,喜马拉雅的星图刻痕不再渗血,亚马逊的石化树木停止了蔓延。但陈默知道,这只是回光返照,南极的逆星核熔炉仍在运转,地络的双极平衡只是暂时的。他望向苏璃,后者的护腕已经冻裂,露出底下与寒冰齿轮共鸣的机械纹路,像地络在极寒中生长出的新血管。

“下一站,南极。”陈默握紧罗盘,上面的北极星轨虽然恢复,却多了道永远的裂痕,“地络的黄昏或许无法避免,但至少,我们要让黎明来得更久一些。”

北极地宫的寒冰齿轮重新转动,发出亿万年来未有的清越鸣响。陈默知道,这不是终结,而是地络与逆星核的最后博弈。当他与苏璃通过虫洞返回时,那文雪的机关伞已经残破不堪,江远的骨针只剩半截,但他们的眼中没有绝望——因为地络的黄昏里,守陵人的血脉,就是永不熄灭的星光。

全球各地,守陵人后裔的青胎记重新亮起,虽然微弱,却连成一片璀璨的星图。陈默站在喜马拉雅的雪顶,看着初唐的星图刻痕在冰层下闪烁,突然明白,地络的黄昏,从来不是结束,而是让守陵人成为地络新基石的开始。而他的九星胎记,此刻正与北极的寒冰、南极的火焰共振,成为地络双极最后的接点。

夜风掠过雪山,带来南极星陨深渊的轰鸣。陈默握紧苏璃的手,感受着她掌心的温度——那是地络在黄昏中,最温暖的希望。地络的故事仍在继续,而他们,将在南极的冰原上,书写九星守陵人最后的抗争,为地络的黎明,点燃最后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