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儿小姐,你刚才说的那个秦启,是指……”
徐同仁想听喜儿亲口讲出了。
要知道,在朝堂之上,说错一个字,误解一句话的意思,那都会给自己带来塌天大祸。
\"还有哪个秦启,是委你重任的那个秦启!\"
喜儿小姐意味深长地看着了徐同仁一眼。
徐同仁觉得喜儿小姐话里有话。
可他怎么也无法把眼前的喜儿小姐为什么要直呼二皇子的名字。
这样显得他们之间关系亲密,还是对二皇子有所轻视?
喜儿先给自己倒上酒,再给徐同仁把酒倒满了。
她说道:\"徐公子,你家在皇城外,如今也算是寄人篱下吧,到徐将军府上多久了?\"
徐同仁诧异喜儿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
自己来徐振将军府,时日虽说有几天,但也不算长。
她怎么会知道自己的情况?
可转念一想,徐同仁又想通了
喜儿作为皇城百事通,她能不了解自己的搭档?
\"嗯,我家是北方边城的,以前在家也没干过什么,所以跟着喜儿小姐上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还请喜儿小姐多多担待。\"
喜儿小姐哦了一声。
她想了一下,接着说道:\"你家里人都好吧,你一个人离家这么远来到人生地不熟的皇城谋生,挺不容易的。\"
徐同仁不以为然地说:\"家离的远没什么,喜儿你也知道,有这么一句话,叫大丈夫志在四方。\"喜儿笑道:“徐公子雄心壮志是不错,可也当不得饭吃。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
“到了皇城还能有在家那么轻松吗?
徐同仁拿着酒杯叹口气说:\"喜儿小姐,你这话算说到点子上了,在家时我也是是父母掌中的宝,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
“不知怎么的,也许是风水轮流转,该我遇到坎。”
“来到皇城后处处不顺,干什么也没有以前那么得心应手了。\"
喜儿小姐假装不解地问:\"哦,你怎么想的能讲与喜妹听吗?\"
徐同仁端起酒杯自己唱了一杯,放下酒杯看着喜儿小姐。
“喜妹,你说我来到皇城后,连扫地擦桌子的活都抢着去做,你和二皇子临时交给我的活儿,我哪样掉地上了?”
“我的能力比别人差吗?为什么我伯父徐振不给我谋个一官半职,为什么我想进禁军营一拖再拖、徐振父女就没个正儿八百的说法儿呢?\"
喜儿小姐静静地听着徐同仁的话儿,她心里很清楚徐振和徐凤娇为什么不让徐同仁进禁军。
禁军是守卫皇城的重要军队,那是皇后安插眼线最多的地方。
徐振要把徐同仁送到禁军,必然会引起皇后的猜忌。
更别说二皇子秦启也对禁军掌控甚严,根本不可能让徐家父女染指。
但徐同仁说徐凤娇对他安排差事不上心那是冤枉徐凤娇了。
说徐振有意拖看不办更是不对。
徐凤娇和父亲徐振将军说过徐同仁做什么差事比较合适。
可是,徐同仁的肚里墨水少,也没什么别的本事。
虽然没有什么大错,但也没什么突出的地方。
因为是徐振将军的亲戚,徐同仁还瞧不起那些大头兵。
所以和军营官兵相处的关系也算一般,没人愿意抬举他。
像这样的换个人恐怕早就让他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