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脸色煞白,急得直搓手:\"这事肯定没那么简单!我看厄兰蒂斯八成在憋大招,说不定正盯着哪个倒霉文明准备下黑手呢!等等,咱的老铁新奥古斯丁文明,不就在巴纳德星系那块儿吗?得马上给他们通风报信!不管咋样,咱自个儿可得绷紧了弦,半点马虎不得!\"
维克斯闷头琢磨了一会儿,一拍桌子说:“老埃这话我举双手赞成!我寻思着,咱手头不是有从奥林匹斯搞来的那些高级货吗?尤其是那三艘厄兰蒂斯的运输舰,干脆把咱的科研骨干全拉过来,照着这些宝贝搞逆向研发。只要吃透里头的技术,咱的实力蹭蹭往上涨,到时候来啥危机都不怕!”
会议室内,争论声与敲击桌面的闷响此起彼伏。全息星图在头顶明灭闪烁,映得众人眼底血丝通红。
不知过了多久,激烈的讨论声渐渐平息,林轩的电子音划破凝滞的空气:\"我命令……\"随着他按下控制键,七道不同颜色的光束从会议桌边缘射出,在空中交织成复杂的作战蓝图——那是结合了逆向研发计划、星际预警网络与全民战备动员的三重方案。
林轩机械嗓门儿老大:“都听好了!马上把咱地盘儿和周边的警戒等级拉满!粮草弹药赶紧清点,人手安排妥当,枪炮器械全给我调试到位,保不齐啥时候就得干仗!”
说着扭头冲维克斯喊:“老维,你赶紧带那帮搞科研的,死磕咱手头的高级引擎和大运输舰,给我把里头的门道全琢磨透了!我也撸起袖子,跟你们一块儿泡实验室!”
散会铃刚响,林轩就火急火燎拨通了中微子引力波跨星系通讯设备。
奥古斯丁文明执政官卡西米尔的全息投影刚在会议室亮起,他就劈头说道:\"老卡!巴纳德星系冒出来一帮星际海盗,背后指不定还有厄兰蒂斯那帮家伙!你们可得当心!\"
卡西米尔摩挲着下巴,投影边缘泛起细碎的蓝光:\"巧了!这几年我们的情报网也摸到厄兰蒂斯的影子了。你放一百个心,奥古斯丁星域边界早架好了防御炮,雷达24小时盯着呢!只要那帮孙子敢露头,管叫他们有来无回!\"
6.4 科研攻坚屡受挫
科研舱里灯火通明,全息屏幕上的数据密密麻麻,如汹涌的潮水般不断跳动,让人看得头晕目眩。
维克斯烦躁地扯松领口,死死盯着拆解开来的反重力引擎,满心无奈。那些零件的表面闪烁着奇异的虹彩,用仪器一检测,里头全是前所未见的元素,每次扫描得出的结果都让人摸不着头脑。
“再加把劲儿,继续试试!”林轩扯着电子嗓子喊道。第七次往引擎里注入暗物质的时候,实验舱里猛然爆发出一道刺目蓝光。紧接着,实验台在一股无形的强大力量作用下,“嘎吱嘎吱”地被扭曲成了麻花状。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安全闸门“哐当”一声重重落下,总算是把失控的能量成功拦截在了防爆舱内。技术员黑着脸,一把将烧焦的电路板扔到一旁,嘴里骂骂咧咧:“这哪是搞科研啊,简直就是在鬼门关前疯狂试探!”
维克斯弯腰捡起一块电路板,惊愕地发现上面的线路竟然自行扭动起来,排列出的形状完全不符合常理。他赶紧把上百次的实验数据收集起来仔细研究,看着看着,后背不禁冒出一层冷汗。
那些实验失败时产生的数据曲线,居然能拼接成一个立体的螺旋结构,但也仅仅是个毫无意义的数据线而已。
好不容易熬到第387个标准地球日,科研团队按照新琢磨出来的方法再次进行尝试。这一次,引擎真的“嗡嗡”运转起来了。可众人还没来得及欢呼庆祝,实验舱里的重力突然发生逆转。
与此同时,引擎面板的信息窗口突然浮现出一串异星文字。翻译过来后,意思是“警告!不是自家文明者,别乱碰核心技术”。
眨眼间,所有的零件“噗”的一声化作了灰烬,只在地面上留下一个奇形怪状的烧痕。
维克斯双腿一软,一屁股瘫坐在地上,望着自己被烫得满是水泡的双手,苦笑着说:“折腾了这么久,连人家技术的边儿都没摸到,这可咋整啊!”
反物质引擎的研究接连碰壁,最终化作实验舱里冷却的残骸与满屏乱码。
科研团队来不及收拾沮丧,立刻调转方向,将全部精力砸向那疑似搭载高级引力波科技的舰载武器——这头尚未驯服的科技怪兽,成了他们突破文明瓶颈新的希望。
\"再启动引力波发生器!这次把功率提到70%!\"维克斯的声音在震颤的实验舱里发飘。
技术员哆哆嗦嗦按下按钮,舱顶的环形仪器突然发出濒死般的嗡鸣,整面观测墙的玻璃泛起蛛网状的裂纹。林轩一把拽住要往前冲的科研助理:\"别动!这是空间畸变前兆!\"
话音未落,实验台中央的引力波增幅器轰然炸裂,无数金属碎片竟悬停在空中,以诡异的螺旋轨迹互相缠绕。
维克斯大声喊道:\"快!启动阻尼场!\"可控制台的指示灯却全部变成刺目的猩红——设备在引力潮汐中彻底瘫痪了。
\"见鬼!第三次了!\"技术员踹飞脚边扭曲的扳手,\"每次刚要捕捉到引力波震荡频率,设备就开始自个儿跟自个儿较劲!\"他指着墙上跳动的监测数据,那些本该平滑的波形图此刻扭曲得像被撕碎的废纸。
林轩盯着悬浮的金属碎片,当他试图用激光笔触碰其中一块时,整间实验室的重力突然调转,所有人头朝下贴在了天花板上。\"快切断能源!\"他的电子音都变了调,\"这玩意儿根本不是武器,倒像是某种活的引力牢笼!\"
警报声中,科研团队狼狈爬出实验舱。透过焦黑的观察窗,能看到舱内的金属碎片仍在不断重组,在零重力环境下拼凑出类似眼睛的几何结构。
马洛克抹了把额头的冷汗:\"咱们就像拿弹弓的小孩去玩原子弹,想复刻人家的核心技术装备——差得太远了。\"
战舰坞里,未完工的龙骨在冷光灯下泛着青灰色,像具搁浅的巨兽骸骨。工程师们抱着成堆的设计图来回踱步,图纸上密密麻麻的红叉刺得人眼疼。
厄兰蒂斯的引擎装不进奥林匹斯的能源槽,新型纳米装甲在切割时会莫名崩解,就连最基础的铆钉都因材质密度差异无法咬合。建造计划被卡在这些看似琐碎却致命的细节上,工期表改了又改,船坞里的激光焊接声却始终没能再次响起。
实验舱的防爆玻璃上凝结着经年累月的焦痕,科研日志翻到第3000页仍全是刺眼的\"失败\"批注。
地球历2670年的晨光透过观测窗,照在堆满报废零件的车间里。那些曾被寄予厚望的引力波武器模型扭曲变形,未完工的战舰龙骨蒙着厚厚一层灰。三百多个日夜的攻坚,最终只换来空荡荡的武器架,和科研人员眼底消散不去的疲惫与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