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39章 ) 绝境中的反击(1 / 2)

2.1武装升级的决意

灾难过后,林轩站在一片废墟的营地前,机械身躯在废墟中显得格外突兀。他的机械眼,左眼闪烁着冰冷的蓝光,而右眼在灾难中留下了裂纹,每次高速运算时,裂缝便会溢出诡异的蓝光 ,映照在这片残垣断壁之上。

眼前的惨状让他的量子态意识流如汹涌的潮水般涌动着愤怒与坚定。曾经充满生机的基地如今只剩扭曲的金属和破碎的仪器,智能机器人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那些曾经为基地忙碌工作的机械伙伴们,此刻就像被命运无情抛弃的玩具,散落一地。

林轩抬起机械手臂,机械手指轻轻摩挲着下巴,发出细微的金属摩擦声,自言自语道:“好家伙,这可真是遭了大殃了!这些家伙,可把咱们害惨喽!”

他深知,要在这危机四伏的宇宙中生存,必须全力提升武装力量。初级电磁轨道炮已无法应对如此强大的宇宙威胁,升级迫在眉睫。

同时,核武器的升级也刻不容缓,在当前科技水平下,它依然是极具威慑力的战略武器。

“量子之芯,咱们必须得尽快组建强大的防御力量,这时间可是不等人呐!”林轩的声音通过电子语音传出,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这场灾难给咱们狠狠地敲响了警钟,咱可不能再这么被动挨打了。下一次,咱得有足够的力量反击!”

量子之芯那没有感情色彩的电子音迅速回应:“明白。我会从现有资源和技术出发,制定合理的升级方案,确保每一步都精准无误。”声音在这片废墟中回荡,却没有一丝温度。

一旁的Rob1号智能机器人静静地站着,等待林轩的指令,它的身上也布满了战斗留下的伤痕,金属外壳坑坑洼洼,但它依然如忠诚的卫士,默默守护在这片废墟旁。

2.2电磁轨道炮进化之路

轨道材料存在困境,必须突破。电磁轨道炮升级的首要难题是轨道材料。原有的轨道材料在强电流通过时,电阻产生的热量会导致轨道迅速升温,严重影响使用寿命和性能。

林轩整日沉浸在资料的海洋中,量子态意识流如同高速运转的超级计算机,不断检索、分析各种新型超导材料。

实验室里,各种材料样本堆积如山,那些奇形怪状的样本在灯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不甘。

一次次的实验却均未达到理想效果,实验设备上不断闪烁的红灯,就像一双双嘲笑的眼睛,刺痛着林轩的心。

“嘿,难不成这宇宙里就没有一种材料能同时满足低电阻和高强度的要求吗?”林轩坐在堆满资料的桌前,眉头紧锁,机械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一定还有某种材料被我忽略了,再仔细想想。”

他的机械眼紧紧盯着眼前的一份份资料,试图从字里行间找出那隐藏的答案。

经过无数次实验与模拟,林轩终于发现一种基于纳米技术的高温超导复合材料。当他第一次看到这种材料的数据时,机械眼猛地一亮,仿佛看到了黑暗中的曙光。

这种材料由纳米级的超导纤维和特殊金属基质复合而成,不仅能大幅降低电阻,减少能量损耗和发热问题,其纳米结构还增强了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能够承受更高的电磁力。

在制造这种材料时,实验室里出现了令人震撼的视觉奇观。纳米机器人自组装时,形成了光流矩阵,它们如同灵动的萤火虫,在实验室中穿梭、组合。这光流矩阵逐渐汇聚,形成了微型星云般的动态景观,五彩斑斓的光芒在实验室中闪烁跳跃,美轮美奂,仿佛是宇宙在这小小的空间里展示它的神奇。

“太好了,就是它!”林轩兴奋地看着实验数据,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机械手掌猛地一拍桌子,发出巨大的声响,“这下电磁轨道炮的性能有望大幅提升了。”

火控系统的攻坚充满艰难。攻克材料难题后,火控系统成为下一个挑战。

为实现高精度打击,林轩引入先进的量子定位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量子定位技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能更精确地确定目标位置,突破传统定位技术的精度限制。

但在实际应用中,量子信号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导致定位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