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41章 ) 宇宙堡垒的铸就(2 / 2)

智能机器人在他的指挥下,小心翼翼地调整着零部件的位置,确保每一个螺丝都拧紧,每一个线路都连接无误。

然而,意外总是不期而至。电磁轨道炮首次全功率测试时,巨大的反向电磁脉冲如海啸般席卷整个建造工坊。

所有智能设备瞬间黑屏,灯光熄灭,工坊陷入一片黑暗。Rob1号等智能机器人保持着举着零件的姿势僵在原地,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哟呵!这大炮还会放‘大招’呢!”林轩的电子语音带着夸张的颤音,量子态意识流却已如闪电般侵入备用电源系统,

“启动量子冗余回路,给我把这些‘睡大觉’的家伙都叫起来!”他迅速排查故障,凭借着强大的量子态意识流和丰富的经验,终于让设备重新运转起来。

纳米复合材料的测试同样惊险万分。在模拟小行星撞击实验中,战舰舷窗位置突然泛起诡异的银色涟漪,材料竟因“材料记忆效应”恢复成液态,眼看就要吞没整个舱室。

“紧急注入纳米修复剂!量子之芯,给我用微波脉冲激活材料的第二形态记忆!”林轩的机械眼红光爆闪。千钧一发之际,液态金属如沸腾的水银般重新凝固,在舷窗上留下一道星云状的裂纹。

战舰建造完成后,全面的性能测试正式开始。动力系统测试中,战舰在核聚变推进器的驱动下,能在短时间内达到预定的高速航行状态,并且在连续数月的模拟远航测试中保持稳定,证明了动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强大推力。

“这动力系统太给力了,完全达到了预期!”林轩兴奋地拍着身旁智能机器人的“肩膀”,机械面部虽没有表情变化,但电子语音里满是喜悦,“有了这动力,咱能快速抵达宇宙的各个角落!”

武器系统测试堪称惊艳。升级后的电磁轨道炮将特制炮弹以超高速发射,精准击中数百千米外的目标,巨大的动能瞬间让目标灰飞烟灭;高能激光武器在瞬间释放出强大能量,可轻松摧毁远距离的小型目标,或对大型目标的关键部位造成严重破坏;新型太空导弹在复杂电磁干扰环境下,依然能准确命中高速移动的模拟目标,展现出卓越的抗干扰能力和精准打击能力;微波武器成功瘫痪了模拟敌方战舰的电子系统,使其通信、导航和武器控制等功能完全失效;动能拦截器在多次模拟拦截测试中,成功摧毁来袭的模拟导弹,为战舰构建起坚固的防御屏障;太空机械臂武器系统则在近距离模拟作战中,灵活地对模拟目标进行切割、电击和破坏,展示出强大的近战能力;而升级后的核武器在测试中,能量释放可控且威力惊人,其威慑力不言而喻。

防护系统测试中,纳米复合材料外壳承受住了各种高强度的模拟攻击,智能纳米涂层在受到攻击时迅速做出反应,增强局部防护能力,有效减少了攻击对舰体的损害。

地球历2230年,包括旗舰在内的1000艘中小战舰陆续完成建造和测试。

终于,到了舰队全列装实战演习的时刻。燃料灌注的奇观震撼上演,零下253度的液氢通过量子隧道泵注入反应堆,沿途凝结的冰晶在零重力环境下形成璀璨的星环,如同给战舰戴上了一串宇宙级的项链。

而当纳米修复系统启动时,舰体表面的伤痕处爆发出超新星般的粒子喷流,无数纳米机器人如金色流星般穿梭,将破损处修复得比原来更坚固。

千艘战舰展开的光帆矩阵如同银色羽翼,折射着附近星云的光芒,形成梦幻般的彩虹航道。核聚变推进器启动瞬间,真空泛起肉眼可见的时空涟漪,仿佛宇宙在为这支文明舰队让路。

“全体注意!咱们今后就得靠各位爷去宇宙里‘闯荡’!”林轩站在旗舰指挥舱中央,量子态意识流同时接入千艘战舰的控制系统。

这些中小战舰在机动性测试中表现出色,能够快速转向、加速和减速,灵活穿梭于复杂的太空环境。它们的武器系统也在测试中展现出良好的性能,小型电磁轨道炮和激光武器紧密配合,对模拟目标进行了有效的攻击和防御演练。

在模拟集群作战测试中,中小战舰与旗舰协同配合,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火力体系和防御网络。中小战舰凭借其灵活性,负责近距离攻击和拦截敌方小型目标,而旗舰则利用其强大的火力和防护能力,承担远程打击和核心防御的任务,两者相辅相成,展现出强大的整体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