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娘子……。”一旁一直听着的余师爷立刻急了,现在根本做不出这么多脆柿子啊,不等余师爷开口,话头就被打断了。
杭英自然也知道目前没办法做这么多脆柿子,但办法总比困难多,虽然不接这一单生意杭英也有办法把脆柿子卖出去,但这样的大订单,差不多能养活几万人,虽然吃不太饱,但也不至于饿肚子了。
“余先生,先把订单接下来,剩下的事交给我。”杭英给了余师爷一个坚定的眼神,转身对祈丰年说:“我们现在就签订契书吗?”
“嗯,明天我会让人来取脆柿子,下个月起可以按契书上规定的数字来拉货。”祈丰年也不是磨叽的人,点头同意。
余师爷顿时傻眼了,杭娘子胆子真是大啊,这么大的生意,居然商量都没商量,竟然接下来了。
倒不是杭英胆子大,只是她见祈丰年眼神清明,而且两人之间还有救命之恩,她相信祈丰年即便不做这笔生意,也不会来坑害自己。
无奈,余师爷拿出三张纸,开始撰写契书,写完第一份,递给祈丰年和杭英查看。祈丰年是生意人,早就见惯了各种契书,看了几条重要信息便把契书递给了杭英。
杭英接过契书,仔细看了一遍,各种条款,双方需承担的责任,产品和日期,都写的清晰明了,她也没没意见。
接下来余师爷誊抄两份,最后杭英和祈丰年两人签字按手印。三份契书杭英保存一份,祈丰年保存一份,余师爷那里保存一份。
收好契书,祈丰年拿出十两银子递给余师爷:“这是明天脆柿子的定金,九千个。”
“好。”契书已经签下,不管多困难都要把这桩生意做完,而且九千个脆柿子成本加上人工五两稍微多点儿,转手卖出去就是二十七两银子,利润足有二十一两多,利润可观,这还没算林家铺子和其他散户拿脆柿子去卖的情况,若是算上,利润会更多。
事情谈完,杭英和余师爷一起出了西厢房,景婶子和几位娘子还没离开,让两人疑惑,不过想想也明白,大家都关心脆柿子生意售卖的情况,若能提前知道情况,回去也好和家里及村里人一起去山上摘野柿子。
“好了,今天大家回去可以和家人及同村的人说一下,我们的脆柿子售卖的很好,现在大规模收野柿子,让大家抓紧时间尽快过来售卖,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只要野柿子没质量问题,都收。”
坐屋里的祈丰年听到杭英的话,嘴角不自觉的抽了抽,感觉这位杭娘子不是一般人,做事就是风风火火,转眼就开始增加野柿子的收购量了,不过也是,青县那么多山,山上野柿子多不胜数,百姓一文钱都不需要花,只需要抽几个人去摘回来就能卖钱,为什么不多发动一些人呢?青县少说也有十多万人,一人摘两个就是二十万个,根本不愁野柿子来源,即便青县没了,还可以去其他县里的山上采摘。
“杭娘子说的真的?多少都收?”
卫娘子娘家是县城外村子里的村民,她在这边做工有几天了,一直没见到他们村里的村民过来卖野柿子,不知道什么情况,她还让丈夫捎信儿回娘家,依旧没任何消息传来。
“当然,我们可是签了契约的,放心吧,以后来我们这里定脆柿子的人会更多。”杭英一番慷慨激昂的鼓励一番,看了一眼面前几人,各个脸色通红,群情激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