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英自然不会真的等太子妃过来扶她,忙从地上起来,站在原地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只听刚才引杭英进来的老嬷嬷说道:“娘娘不知,今儿杭娘子给您带了不少好东西,昨儿殿下去祈家吃饭,回来后对祈家的火锅大加赞赏,说从未吃过那么好的味道,今儿还让府里的厨子们弄出来,说要等下朝回来看看,一定要让娘娘吃上,今儿杭娘子就带来了那些火锅底料。”
这件事儿太子妃心里清楚,太子性子稳重,做事周到,很少对吃食这样的东西上心,没想到这次竟对火锅这样的吃食感兴趣了。
“那真是太好了,快去送一些去大厨房让厨子们研究研究,说不定真的能让他们研究出来。”太子妃笑道。
权贵人家的府邸中的厨子都是签了生死契书的,他们手上做菜的方子都是掌握在主家手里的,想来太子府上也有这样的东西。
“娘娘说笑了,其实这火锅底料很好做的,民妇写一个方子给娘娘,让府上的厨子根据娘娘和殿下的口味调制就好。”前世的火锅底料有很多种,口味各不相同,所以说一种对杭英的火锅店没太大影响。
太子妃出身名门,端庄知礼,知道杭英这样做付出的就太多了,于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本宫听闻杭娘子要在青县开一家火锅店,还在京都宣传了一场,现在把方子写给我们,岂不是坏了你的生意?”
这位太子妃想的倒是很周到,不过确实影响不大,于是笑道:“娘娘拿了这个方子只是自己想吃的是方便,不会拿这东西出来做开铺子,做生意,即便做生意,天下这么大,百姓千千万,一个人,一家的生意是做不完的。”
“杭娘子高见,今儿本宫算是见识到了。”太子妃笑道,脸上笑容多了几分,比刚刚的假笑强多了。
老嬷嬷见太子妃没反对,转身去准备笔墨纸砚。太子妃则深深的看了一眼杭英,太子交代下来的事还没办好,杭娘子已经拿出来一个秘方,接下来的话该怎么说啊?太子妃一脸为难。
小心的看了一眼太子妃的脸色,发现对方脸色不太好,一脸为难的样子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接下来不会还有更大的坑等着吧?
猜不透太子妃心里的想法,杭英不好开口多说,只能装作喝茶的样子坐那里装傻。
很快老嬷嬷拿了笔墨纸砚出来,整齐的摆放在杭英面前的桌子上。
既然决定要把方子给对方,杭英也不耽误时间,快速写了一个秘方,交给太子妃。太子妃从未去过厨房,在娘家时,就是被家里长辈捧在手心里长大,根本不需要她自己动手做饭,出嫁后,丈夫又是太子殿下,更不需要她亲自动手煮羹汤,所以根本看不出任何问题。
“嬷嬷,拿去给给厨子看看。”最终,太子妃把制作火锅底料的方子交给老嬷嬷。
老嬷嬷接过方子,应声出去。
正厅里无人,太子妃感觉好些,没人在眼前,总比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被拒绝没面子的好。
“本宫听闻杭娘子和徐大人在青县带领百姓开垦梯田,还做了水车,帮田地灌溉,可是真的?”太子妃做出一副好奇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