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杭英的话吴氏很赞同,也没反驳的理由,只是想给几个小丫头做新衣服,那是需要银子啊,家里的情况谁还看不出来?
乔氏的心思和吴氏差不多,他们都不介意给女儿装扮起来,若让孩子们穿丝绸衣服出门,确实漂亮,可丝绸的价格可不是他们现在可以买的东西啊。
慧姐儿年纪还小,一家人中,有两位姐姐的,就不能少了她的,小乔氏目光在几个妯娌身上转悠,却不肯多说一句话,毕竟她的慧姐儿年纪还小,能在家里多留几年。
听着几人的对话,杭英装作什么都没听到,继续闷头吃饭。
“娘,明儿我们去给三个孩子买些上好的布料,回来给她们做几身新衣服?”作为家里执掌中馈的大嫂,乔氏一个没忍住,问出口。
可花银子对于姜氏来说,比要来她的恶名还残忍,一听老大媳妇儿开口就是花银子给几个小丫头片子置办几身衣服,还要丝绸的,那得花多少银子?
立刻就不干了,姜氏那大嗓门儿,立刻大叫起来:“反了你们,几个丫头片子,用得着花那么多银子置办新衣服?”
姜氏一嗓子吼下来,立刻把所有吃饭的人吸引过来,不明白姜氏为什么要这么冲动?
“都吃饭,吃饭。”
成为所有人的焦点,姜氏也有些紧张,忙招呼大家吃饭,转移众人的注意力。
转眼到了第二天便是苏家邀请杭英参加苏家老夫人六十大寿宴会的时间,杭英一早请花嬷嬷做了新衣服,还特意去首饰铺子买了些价值不菲的头饰。
这段时间杭英特地打听过苏家的情况,苏家是土生土长的青县人,只因家里出了一位翰林院学士,这位翰林院学士官居五品,与徐梦然的官职品阶相同,但对方是京官,说话比徐梦然管用的多,官位不高,在京城却是一位有名的大才子,是即将过六十大寿的苏老夫人的第三子,名为苏志勤。
苏志勤得了翰林学士之位后,苏家老大开在昌县经营布庄,由此发家,后来在京城也有了铺子,苏家才成为青县大户,只是苏家的发达对青县百姓没太大利益罢了。
即便如此,杭英也没办法只送些礼物过去,人不到场。
十月初一,一大早杭英便起床却没像往常那样去厨房准备吃食,而是在房间里梳妆打扮。
自从陆思婉和梁公子在家里住过一晚后,杭英和徐梦然二人便住在了一起,两人虽然还没圆房,但该做的差不多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