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怎么行,北方天气和咱们那边不同,现在天气凉了,若一直穿着湿衣服,一定会染上风寒。”想到这里,徐梦然立刻起身,他必须让娘子给大家新置办一身新衣服。
说完,徐梦然直接出了屋子找杭英,想让她现在就去置办衣服,此时杭英请李娘子去县衙前院的厨房熬煮姜汤。接着又去厨房安排花嬷嬷和紫藤多做些吃食,看这些人的样子,一路过来,都没吃饱过。
“四郎媳妇儿,我们也帮这位大姐做吧。”有几位一起跟过来的娘子见凑过来想帮忙,让他们干等着吃,心里实在过不去那道坎,所以鼓起勇气过来的。
可灶房地方不大,根本容不下这么多人,想了想于是柔声对几个婶子解释:“几位婶子,咱们这个厨房小,一次也做不了这么多人的饭,衙门前院还有个大厨房,咱们去那边儿做饭,如何?”
“好,我们听县令夫人的安排。”
在村里的时候他们都认识杭英,那时候杭英就是一个不爱说话,踏实干活儿的小姑娘,今儿见到小姑娘,发现她真的变了。通身气派,可不像是一个小村姑可以表现出来的。
杭英说的时候,花嬷嬷和紫藤装了小米、白面和十来个鸡蛋。等解释清楚的时候,直接把装粮的家伙事递给几个妇人,杭英则带她们去前院。
几个妇人看到手上的白面和小米,还有鸡蛋,眼睛顿时瞪的老大,这可是白面和鸡蛋啊,徐家四郎的日子过的这么好了吗?家乡福州遭了水灾,家里粮食和物品全都冲走了,不得已,她们出来逃荒,已经大半年没吃过白面和小米了。
逃荒路上发生那么多事,很多人饿死在路上,现在见到这么好的粮食,几人心里都不是滋味。
因着后院的屋子没办法让这些人全部进屋躲雨,但是前院有空置的房间啊,于是杭英请了二十来位乡亲一起去前面院子,先躲雨才行,若是大家都染了风寒,就糟糕了。
一路上吃不饱穿不暖,身子本就虚弱,染了风寒就算有大夫救治也会很难办,至于以后的事,先把这些人安排了再说吧。
再次回到后院,就见到徐梦然在屋檐下等她,杭英忙上前:“夫君为何不在屋里陪婆母和公爹?在这里做甚?”
“今儿娘子辛苦了,不但要操劳徐家的事,还要操劳一这么多人的生计。”徐梦然一脸歉意,低声关心杭英。
这些人来投奔徐梦然想来也只是为了谋取一份生计,一开始确实困难,但这是没办法的事,这不是徐梦然的错,所以杭英不会责怪他。
“我这就让小厮去布庄买布,咱们这里人手多,希望今天每人能做出一身新衣服。”不等徐梦然开口,看这三十多人身上的衣服,他们手上什么行李都没带,就明白他们什么都没有,都需要重新置办。
徐梦然手上虽然有一千两银子,那银子是要用到青县百姓耕种和突发事件上,是绝对不能动的。
徐梦然的面子也是要顾及的,在这么多人面前和他争论钱财的事,怕是面子都要丢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