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不是第一次吃我家的肉了,一定是感觉味道不错,才会再次光顾的,肉的品质您放心。
“五花肉要二斤,猪油全要了。”
杭英笑了笑,接着想起家里还没有炒菜的油,买些猪油回去也能缓解一些,目光又在肉摊上扫过,发现还剩下四根排骨,也想一起要了。
“排骨怎么卖?”
“十二文一斤,咱们青县的排骨便宜,这么好的精排,在其他县城要卖十八文一斤。娘子要吗?”肉铺老板听了杭英的话,眼睛顿时亮了,立刻追问。
“要了。”
“好嘞,五花肉二斤二十文,猪肉八斤一百二十文,排骨二斤一两,给您算二斤,二十四文,一共一百六十四文。”肉铺老板很快报出需要收的银钱数目,随后很快用稻草杆把所有的肉捆绑好,递给杭英。
杭英从荷包里数了一百六十四个铜板递给肉铺老板,笑着说:“您收好。”
“好嘞,小娘子吃着好,欢迎下次再来。”肉铺老板笑着接过铜板,也没数,只笑着和杭英打招呼。
接下来杭英又在街上买了两根萝卜和一些青菜,准备做晚饭的时候用。
今天第一天开始收购野柿子和其他山货,她还没回去看情况,不知道忙不忙,如果忙的话,中午和晚饭就要让那些衙差留饭了。
回到县衙后门,杭英发现对面的空地已经被木栅栏围起来,里面有不少人,全都是来卖野柿子的,所有人围在一起,吵吵嚷嚷,还有人拿到了卖野柿子的铜板子,嘴巴已经裂到耳根处,显然是因为野柿子能卖出去,让他们的心情很好。
看到这些人,身上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有些人的衣服已经在补丁上又补上了补丁,他们贫穷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勤劳,而是因为出生在青县,没有太多的赚钱门路,即便有也被那些大商户把持着,根本落不到这些普通百姓身上。
现在有了赚钱的营生,心里的那份高兴是掩饰都掩饰不了的。
余师爷和衙差身后的野柿子已经被堆积成小山一般,看样子着实收了不少。一眼看过去,全部是野柿子,看到这一幕,杭英感觉她和县衙里的人们根本忙不过来。
心里想着,看这情况衙差们忙活了一上午,中午定然要在县衙里用饭了。只是她还没进门,就见到了几个熟人,竟然是景家父子送篦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