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征却露出微笑:\"好极了,正好在我们的杀伤范围内。\",他转向传令兵,\"通知各炮位,目标桥面及西侧集结区,准备射击。\"
太平军主力开始有序渡桥,周征耐心等待着,直到约有两千人过了桥,桥西侧还有大量部队等待通过时,他猛地挥下手:\"开火!\"。
六门火炮同时怒吼,炮弹划破夜空,精准落在桥西侧的太平军密集队形中,爆炸声震耳欲聋,火光映红了雨幕。第一轮齐射就造成了惨重伤亡,太平军顿时乱作一团。
\"第二轮,放!\"
又是一轮精准打击,这次炮弹主要落在桥面上,正在渡桥的太平军士兵如落叶般被炸飞。桥面木屑横飞,几处开始燃烧。
\"第三轮,放!\"
最后一轮炮击集中在桥西的指挥区域。周征通过望远镜看到,一面太平军将旗在爆炸中倒下。
\"炮兵立即转移!,步兵准备阻击过桥敌军!\"周征的命令迅速传达下去。
正如他所料,已经过桥的太平军骑兵和部分步兵开始向东侧高地发起冲锋,试图夺取炮兵阵地。
但他们刚冲出不远,就遭遇了密集的步枪射击,周征的部队装备了改良后的火枪,射程和射速都优于太平军。
\"第一排退后装弹!第二排上前射击!\"军官们的口令此起彼伏,周征引入的三段击战术在此刻发挥了作用,火力几乎没有间断。
太平军冲锋被击退,丢下数十具尸体。而此时,桥西侧的太平军主力在遭受三轮炮击后,陷入了混乱。周征的炮兵已经转移到预备阵地,准备下一轮打击。
\"大人,敌军开始撤退了!\"王德彪兴奋地报告。
周征却摇摇头:\"石达开不会这么容易放弃,传令各部,准备应对夜袭。\"
果然,约一个时辰后,太平军组织了精锐部队,试图从上游浅滩涉水迂回,但周征早已在那里布置了埋伏。
当太平军士兵半渡时,两岸突然火把通明,枪声大作。溪水很快被染红,太平军的迂回行动以惨败告终。
天亮时分,雨停了。长庆桥西侧遍地尸骸,桥面部分坍塌,仍在冒烟。太平军已经退到两里外重整。
\"伤亡统计出来了吗?\"周征问道,眼睛仍盯着远处的太平军动向。
\"我军阵亡二十七人,伤六十三人。\"王德彪递上报告,\"估计太平军损失不下两千。\"
周征点点头:\"让兄弟们轮流休息,但警戒不能松懈,石达开还会再试一次。\"
正午时分,太平军果然再次发动进攻。这次他们改变了策略,以小股部队多路试探,寻找防线弱点。
周征立即识破了这一战术,命令各部坚守阵地,不得轻易出击。
\"他们在消耗我们的弹药和体力。\",周征对参将们解释,\"但我们有纵深防御,让他们慢慢碰钉子吧。\"
战斗持续到傍晚,太平军的数次进攻均告失败。周征的部队采取弹性防御,时而后撤诱敌深入,时而突然反击。
这种现代战争中的机动防御战术让太平军无所适从。
夜幕再次降临,周征召集军官开会。
\"石达开现在有两个选择\",他指着地图分析,\"要么不惜代价强攻长庆桥,要么绕道百里走山路。无论哪种,他的宝庆府计划都已经失败了。\"
\"大人神机妙算!\"军官们由衷赞叹。
周征却神色凝重:\"传令下去,今晚全军戒备。我料石达开会做最后一搏。\"
果然,子夜时分,太平军发动了全线进攻。这次他们不再保留,连预备队都压了上来。
周征的防线一度被突破,但他早有准备,亲自率领预备队发起反冲锋,将突入的太平军歼灭。
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太平军终于开始全面撤退。长庆桥上堆满了尸体,溪水变成了暗红色。
\"大人,要追击吗?\"王德彪请示道。
周征摇摇头:\"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传令各部,清点战果,救治伤员。\"
战后统计显示,此役太平军损失超过四千人,而周征的部队仅伤亡三百余人。
一周后,当周征率部凯旋时,宝庆知府亲自出城相迎,酒宴上,众人纷纷询问取胜秘诀。
周征举起酒杯,目光深远:\"不过是善用地利,料敌机先罢了。\"
他没有说出口的是,这场长庆桥阻击战,完美应用了现代战争的诸多理念,精确火力打击、弹性防御、心理战、后勤保障...这些来自未来的军事思想,正在这个古老的时代创造奇迹。
夜深人静时,周征独自站在城墙上,望着星空。
他知道,改变历史的道路还很漫长,但长庆桥之战已经证明,现代军事思维在这个时空中同样能够大放异彩。而他的使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