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枪炮为王(2 / 2)

花屋湘军传奇 萧一刀 2378 字 16小时前

更令人震惊的还在后面,两门拿破仑炮被推上前线,随着震天的炮响,实心弹和榴霰弹轮番轰击防守方的阵地。

刘岳昭亲眼看见一发榴霰弹在半空爆炸,钢珠如雨点般洒下,防守方整片整片地\"倒下\"。

短短二十分钟后,演习结束。裁判宣布进攻方以伤亡二十七人的代价,\"歼灭\"了防守方四百余人。

刘岳昭站在观察点上,双手不自觉地颤抖着,这不是战争,这简直是一场屠杀!

\"大人觉得如何?\"周宽世不知何时已来到他身旁,额头还带着汗珠,眼中却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刘岳昭深吸一口气:\"若太平军有此等武器...\"

\"他们很快就会有。\",周宽世神色凝重起来,\"上海的洋商为了利润,什么都会卖,大人,时代变了。大刀长矛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刘岳昭心头。他想起在江西的苦战,想起那些倒在太平军火枪下的湘军弟兄。若早有这样的武器...

\"这些...火炮,从何处购得?\"刘岳昭终于问道。

周宽世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大人若有兴趣,不如到舍下详谈?静姝备好了酒菜,一直盼着见您呢。\"

老刘家宅院的花厅里,刘静姝亲手为兄长斟上热茶。她比出嫁时更加丰腴了些,眉宇间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哥,宽世常提起你,说你是湘军中难得的将才。\",刘静姝柔声道。

刘岳昭轻哼一声:\"他倒是会说话。\"目光却不由自主地瞟向墙上挂着的一幅地图——那不是常见的大清疆域图,而是一张世界地图,上面标注着英、法、美等国的位置。

周宽世换了一身便服进来,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册子。\"大人请看,\"他将册子摊开在桌上,\"这是去年英法联军在意大利使用的战术手册,我托人从上海弄来的。\"

刘岳昭凑近看去,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画着各种阵型和火炮配置图,虽然文字是洋文,但图示一目了然。

\"西方列强的军事技术,至少领先我大清五十年。\",周宽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他们的士兵已经普遍装备后膛步枪,一分钟可发射十发子弹;他们的火炮有膛线,射程和精度都远超我们的土炮;他们的军舰全是铁甲蒸汽船,我们的水师根本无法抗衡。\"

刘岳昭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这些信息如同一把尖刀,剖开了他多年来对大清军力的自信。

\"你从何处知晓这些?\",刘岳昭突然问道。

周宽世与刘静姝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坦然道:\"不瞒大人,我曾有幸结识几位通晓洋务的学者,其中就有位叫魏源先生对我影响颇深。他预见了未来战争的形态,认为唯有师夷长技,方能制夷。\"

\"师夷长技以制夷...\",刘岳昭喃喃重复着林则徐的名言,心中翻腾不已。

他想起去年在江西与太平军交战时,对方使用的洋枪已经让湘军吃尽苦头。

若真如周宽世所说,西方列强的军力已发展到如此地步...

\"大人,\"周宽世趁热打铁,\"您在江西统兵,若能组建一支装备新式火炮的部队,必能立下不世之功。

骆秉章大人一向开明,想必也会支持。\"

刘岳昭沉默良久,突然抬头:\"组建这样一个火炮营,需多少银两?\"

周宽世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初始投入约需五万两,包括购置六门火炮、两百支步枪及相应弹药。若能取得战果,后续可逐步扩充。\"

五万两!刘岳昭心头一跳。这相当于他半年的军饷总额。但想到今日演习中看到的惊人威力...

\"哥,\"刘静姝轻声道,\"宽世这里有份详细的预算清单,您可以带回去仔细斟酌。\"

夜深人静,刘岳昭独自站在老刘家宅院的后花园中,仰望满天星斗。

他的脑海中不断回放着白天看到的火炮演示和战术演习。

那种摧枯拉朽的威力,那种精准高效的杀戮,与他熟悉的刀光剑影、血肉相搏的战场截然不同。

\"大人还未休息?\"周宽世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刘岳昭没有回头:\"我在想,战争是否真会变成你所说的那样,士兵们远远地互相射击,火炮决定胜负,勇气与武艺再无用处。\"

周宽世走到他身旁,也仰头望向星空:\"战争的形式会变,但勇气永远不会过时。只是...未来的勇气,将体现在学习新事物的胸怀,变革旧制度的决心,以及...\",他顿了顿,\"在时代洪流中把握方向的智慧。\"

刘岳昭转头看向这个比他年轻十岁的妹夫,突然发现对方眼中有着超越年龄的深邃。\",你到底是什么人?\"他忍不住问道。

周宽世微微一笑:\"一个希望国家强大的普通人罢了。大人,明日我还想请您看一样东西。\"

第二天清晨,周宽世带着刘岳昭来到西公坳深处的一个隐蔽山洞,洞中整齐摆放着数十个木箱,打开后,全是崭新的步枪和弹药。

\"这些是...\"

\"从上海秘密购得的1853式恩菲尔德步枪,英国陆军现役装备。\",周宽世取出一支,熟练地上膛,\"后膛装填,射速快,精度高。若大人决定组建新军,这些可作第一批装备。\"

刘岳昭接过步枪,感受着冰冷的金属质感。这支枪的重量、平衡感都远胜清军装备,他能想象它在战场上的威力。

\"为何帮我?\",刘岳昭直截了当地问。

周宽世正色道:\"因为我看出大人是真正为国为民的将领,而非那些固步自封的庸才。大清需要更多像您这样敢于变革的军人。\"

离开杨家滩的那天,刘岳昭的马背上多了一个沉甸甸的包袱,里面是周宽世赠送的军事手册、武器图纸和一份详细的建军计划。族妹刘静姝站在门口,眼中含着泪光。

\"哥,保重。\"

刘岳昭点点头,目光却越过她,看向站在后面的周宽世:\"你所说的那个魏源先生..若有机会,我想见见他。\"

周宽世露出神秘的微笑:\"会有机会的,大人。\"

马蹄声渐远,刘岳昭的心中已燃起一团火焰。

他仿佛看到了不久的将来,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新式军队在他的指挥下所向披靡。

那个依靠个人武勇、血肉之躯堆砌胜利的时代已经结束,一个新的战争纪元正在到来。

而他,刘岳昭,决心成为这个新时代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