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天国的屏障(1 / 2)

花屋湘军传奇 萧一刀 1961 字 7小时前

咸丰七年夏,安庆城外的长江水泛着浑浊的黄色,奔腾不息。

城墙上的太平军旗帜在热风中猎猎作响,守城的士兵们汗流浃背,却不敢有丝毫松懈。

湘军的水师战船已经在江面上游弋多日,像一群饥饿的豺狼,随时准备扑向这座太平天国在长江中游最重要的据点。

翼王石达开站在安庆城西门的箭楼上,手扶垛口,目光如炬地扫视着远处的湘军营寨。

他三十出头的年纪,面容刚毅,眉宇间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身上的黄绸王袍已经洗得发白,肘部还打着补丁,与天京城里那些锦衣玉食的王爷们形成鲜明对比。

\"殿下,探马来报,曾国藩又调来了五千湘勇,正在下游集结。\",副将赖裕新快步登上城楼,额头上沁着汗珠。

石达开微微颔首,手指在城墙砖石上轻轻敲击:\"湘军这是要困死我们啊。\"他的声音低沉有力,带着广西口音。

\"殿下,天京又来诏书了。\",赖裕新从怀中取出一卷黄绢,犹豫道,\"这次...是命您立即回京述职。\"

石达开嘴角扯出一丝苦笑,没有伸手去接:\"这又是第几道了?以前十二道金牌,现在他又搞哪一出哪!\"

\"第六道了,殿下。\"

\"搁着吧。\"石达开转身望向城内,炊烟袅袅,市井喧嚣,百姓们仍在过着相对安稳的生活。

他知道,一旦自己离开,这座经营多年的城池很可能在湘军的猛攻下陷落。

赖裕新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忍不住道:\"殿下,天王这次语气严厉,说您若再不奉诏,便是...\"

\"便是什么?\"石达开锐利的目光扫过来。

\"便是...有异心。\"赖裕新低下头。

石达开突然大笑,笑声中却带着几分苍凉:\"好一个有异心!天京事变时,我若不连夜逃出,早和东王一样身首异处了。如今我在这前线与湘军血战,倒成了有异心?\"

他的声音突然提高,引得附近几名守卫的士兵纷纷侧目。

石达开意识到失态,深吸一口气平复情绪:\"裕新,你去安排一下,今晚我要巡视各营。\"

夜幕降临,安庆城内点起了火把,石达开没有骑马,徒步走在狭窄的街巷中。

他拒绝了卫队的前呼后拥,只带了赖裕新和两名亲兵,街道两旁的民房大多门窗紧闭,但仍有几户人家透出微弱的灯光。

\"殿下,前面就是伤兵营了。\",赖裕新小声提醒。

石达开点点头,大步走向那座由祠堂改建的伤兵营,还未进门,就听到里面传来压抑的呻吟声。

推门而入,浓重的血腥味和草药味扑面而来。昏暗的油灯下,数十名伤员躺在草席上,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身上缠满渗血的布条。

\"翼王殿下!\"一名正在换药的小校惊呼出声,随即整个伤兵营都骚动起来。伤员们挣扎着要起身行礼,石达开连忙摆手:\"都躺着,别动。\"

他走到一名腹部受伤的年轻士兵身边蹲下,轻声问道:\"多大了?\"

\"十...十九岁,殿下。\"士兵苍白的脸上浮现激动的红晕。

石达开接过医官手中的药碗,亲自喂士兵喝药:\"家里还有人吗?\"

\"有个老娘,在庐州。\"士兵喝下苦药,皱着脸回答。

石达开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布袋,倒出几块碎银塞到士兵手中:\"伤好了,托人捎回去。\"。

他又转向其他伤员,一一询问伤情,将随身带的银钱分发给那些家境困难的士兵。

离开伤兵营时,赖裕新低声道:\"殿下,您这个月的俸银又散尽了吧?\"

石达开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我在军中,有饭吃就够了,这些兄弟们在用命守城,给他们家里捎些银钱算什么。\"

正说着,前方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只见一队人马举着火把疾驰而来,为首的正是石达开的心腹大将张遂谋。

\"殿下!\"张遂谋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湘军今夜有异动,水师战船正在向西门集结!\"

石达开眼中精光一闪:\"传令各营,准备迎敌!\"

安庆城头很快站满了太平军士兵,弓弩手张弓搭箭,火枪手检查弹药,炮手调整炮位。

石达开亲自登上西门城楼,眺望江面。月光下,数十艘湘军战船正缓缓逼近,船头的红衣大炮在夜色中泛着冷光。

\"殿下,是否先发制人?\"张遂谋请示道。

石达开摇摇头:\"等他们进入射程再打。传令东门、北门加强戒备,防止声东击西。\"

果然,湘军战船在距城墙约一里处突然转向,顺流而下,石达开眉头一皱:\"不好,他们要打水门!全军跑步前进,增援水门!\"

当石达开率援军赶到水门时,湘军已经发起进攻,十几艘小船载着突击队冲向水门,城墙上箭如雨下,江面上不断有湘军士兵中箭落水。但仍有几艘小船突破火力网,靠近了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