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重镇归附与民心归附(1 / 2)

庆州城的朱漆城门洞开,宋焱的玄色战马踏过堆砌的玄鸟旗。

马蹄铁与青石板相撞,溅起的火星点燃了百姓手中的火把。

城墙上的士兵摘下玄甲,换上景武军的青衫,将飞虎旗插在箭垛之间,欢呼声如滚雷般涌来:“大景天军入城了!”

“将军,”忠义堂老堂主捧着鎏金官印,“刺史府已开仓放粮,百姓们说要把三年前被克扣的粟米,全蒸成炊饼劳军。”

他忽然指向街角,“铁刀会的弟兄们在拆除玄鸟雕像,说是要给您立生祠。”

宋焱拉住缰绳,望着街道两旁跪迎的百姓。

一位白发老妪捧着陶碗,碗里是新煮的粟米粥:

“将军尝尝,这是用范文正私藏的粮食熬的,香得很!”

他接过碗,指尖触到碗底刻的“景”字——那是百姓用指甲在陶土未干时刻下的期盼。

“老妈妈,”宋焱翻身下马,亲手扶起老妪,“大景的粮食,本就该让大景的百姓吃饱。”

他对身后的姜承宁道,“把庆国的官粮全搬出来,按户籍分给百姓,每户再补三亩良田的种子。”

……

幽州城的收复则带着江湖的快意。

铁刀会的帮主王虎扛着染血的山刀,站在幽州府衙前,看着景武军的安民告示被贴在玄鸟旗旧址:

“弟兄们听着,咱们不是山匪,是大景的护粮兵!”

他忽然瞥见街角有人撕告示,刀光一闪,山刀已钉住对方手腕。

是血手帮的余孽,袖口绣着半截血手纹。

“送官府,”宋焱的安州弩对准挣扎的杀手,“让百姓看看,敢在大景地界闹事的后果。”

他忽然对肖兰道,“庞门弟子辛苦些,把庆国的暗桩全挖出来,幽州的茶馆酒肆,以后就是咱们的眼线。”

……

平州的军械库前,姜伯言正在清点缴获的玄甲。

老猎户的短矛挑起一副精铁护心镜,忽然发现内侧刻着“李”字,那是当年舅舅李光武的部曲标记。

“承宁,”他对儿子道,“把这些甲胄熔了,给弟兄们打安州弩的箭头,就刻上咱们滂沱山的狼头纹。”

是夜,景武军的临时帅帐内,宋焱看着各州传来的归附文书,忽然听见帐外喧哗。

一名浑身是血的汉子被抬入,怀里抱着半块焦黑的虎符,正是贺国拥将军的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