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苏麦子的韧性与智慧(1 / 2)

第133章苏麦子的韧性与智慧

赵桂枝那充满恶意的阻挠和赤裸裸的威胁,如同当头一盆冷水,浇灭了苏麦子试图从正面寻求突破的希望之火。但与此同时,也像一块坚硬的石头,激起了她内心深处更强烈的反抗和斗志。

回到家里,苏麦子没有像普通女人那样哭泣或者绝望。她知道,眼泪换不来同情,更解决不了问题。在这个冰冷而残酷的现实面前,只有保持冷静的头脑和顽强的意志,才能找到那一线生机。

她坐在炕沿上,将刚才与赵桂枝的冲突在脑海里仔细复盘。

赵桂枝的反应,恰恰证明了她们的心虚和害怕!她们害怕自己去师部了解情况,害怕自己为顾沉舟申辩,更害怕当年的真相被揭露出来!这说明,顾沉舟的事情,很可能并非像她们所描述的那样“铁证如山”,其中一定有隐情,甚至可能存在被诬陷的成分!

而且,赵桂枝情急之下说漏嘴的“反动言论”、“枪毙十回”等恶毒字眼,虽然可能是夸大其词,但也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那本旧笔记的内容,很可能被定性得非常严重,甚至可能涉及到了政治红线!这更加坚定了苏麦子必须弄清楚笔记内容的决心!

既然正面道路被堵死,那就只能另辟蹊径!

苏麦子再次将目光投向了那张画着神秘图案和字符的纸片。这或许是她目前唯一掌握的、可能通往真相的钥匙。

她将那张纸片摊在桌上,借着窗外的天光,仔仔细细地端详着。

那个像残缺梅花的图案……梅花,傲雪凌霜,象征着坚韧和气节。残缺,又代表着什么?未完成?遗憾?牺牲?还是……某种特定的标记?

还有那几个模糊的字符,像数字又像字母……她尝试着各种组合和解读。是日期?比如某个重要的纪念日?还是编号?比如某个秘密组织的代号?或者是人名缩写?比如……“ZL”?张兰?

苏麦子的大脑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将所有已知的线索——红旗公社青年农场、抗洪抢险、许建国、张兰、顾沉舟的笔记、以及赵桂枝的威胁——全都串联起来,试图从中找到某种逻辑关联。

她想起顾沉舟和许建国是老战友,都参加过那次抗洪抢险。张兰是那次抢险中的英雄模范。笔记是顾沉舟早年写的。审查的起因是笔记,但似乎又和许建国以及那段历史有关……

这其中,一定有一个核心的秘密,将所有的人和事都联系在了一起!而那个图案和字符,很可能就是解开这个秘密的密码!

可是,如何才能破解这个密码呢?

苏麦子再次陷入了沉思。她需要更多的信息,需要了解那个年代的特定背景和可能存在的暗语体系。

她想到了图书馆!虽然上次在图书馆没有直接找到答案,但那里浩如烟海的书籍,或许能提供一些间接的帮助。比如,关于梅花图案在特定时期或特定群体中的象征意义?关于那个年代常用的密码或暗号?或者,关于豫省黄泛区和红旗公社的历史资料?

但是,她现在被限制行动,而且赵桂枝她们肯定在盯着她,再去图书馆目标太明显了。

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