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算是为数不多的‘好’军工项目了。
当然,这不是意味着远洋综合补给舰的军工项目完全没有难度。
相反,在某种角度上说,远洋综合补给舰的军工项目难度,也是所有军工武器装备里数得上来的。
其中的关键技术,甚至是被蓝星少数的几个玩家垄断的。990
就比如,要推动五万吨的巨舰前进,还要让它的速度跟得上海军战舰一般的航行速度,这就对巨舰的动力系统有很 高的要求。
就比如,新型的综合补给舰要实现横向、纵向、垂直的三方位补给功能,那对补给设备的改进要求也是非常严格 的。
战争史上,因为补给的速度慢了,或是因为补给的能力不够,导致水面舰艇遭受打击,沉入海底的例子也不在少 数。
再比如,如何增加巨舰的稳定性,怎么合理规划那么大一艘舰的船舱空间,怎么改进研发恒张力系统……也都是远 洋综合补给舰的难点。
可是,这些玩意儿的难度也就只是相对而言。
对于如今的陈今朝来说,只要不是涉及到当今人类特别前沿的高科技术。
这些技术难度,不值一提!
真的,作为大学时期就能自己手搓火箭的男人,工科的设计与实操,那应该算是陈今朝老本行般的拿手好戏。
如果不是有这本事儿,怎么可能研发出国产盾构机像是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所以,相比于这艘巨舰的打造,更让陈今朝为难的还是‘南海一号’的发现和打捞。
嗯,这就是陈今朝嘴上口口声声的捡漏。
也确实是个绝世大漏!
因为前段时间,陈今朝惊奇地发现,前世举世闻名的‘南海一号’古沉船,这一世竟然还没有被发现。
陈今朝原本只是想随意找找,看看东方大国哪里的海域有古沉船的踪迹,然后拿着远洋综合补给舰过两把瘾就算了 的。
可是‘南海一号’古沉船还没有被发现,这就让陈今朝兴奋了。
‘南海一号’,那可是前世全世界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商船。
从中考古挖掘出的各类文物高达18万余件!
作为宋元时期的一艘沉船,它出现的位置又是位于‘海上丝绸之路上,可想而知它的历史价值不可估量。
更别说其中还包含大量的瓷器,铁器,钱币,金银铜锡,竹木漆器,以及动植物遗存 …
所以那么大一个宝藏,就在陈今朝的射程范围之内,他怎么可能把它放过。
只不过,它会不会如前世一般出现,这是陈今朝也不能肯定的事儿。
“陈将军,到地方了。”
随着船速越来越慢,抵达指定海域。
一位海军士兵前来汇报道。
而后,“海狼’导弹艇身后的科考船也渐渐停了下来,船上的考古学家通过无线电通讯向陈今朝请示作业。
“下水!”
陈今朝一声令下。
早已经准备好的蛙人开始下海底深潜。
科考船上,也放出各种感应设备,对海底进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