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远的葬礼在一个晴朗的春日举行。小满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因为蓝思远曾说过这是她眼睛的颜色——手里攥着一幅画,说要放在\"外公的星星房子\"里。
墓地很安静,只有风吹过新叶的沙沙声。当棺木缓缓降下时,陈默上前一步,将林湘的那幅《希望》放在棺盖上。
\"让他们团聚吧。\"他轻声说,声音哽咽。
许明远搂着小满的肩膀,感到一种奇怪的平静。过去一周整理蓝思远遗物的过程,就像在翻阅一部家族史诗——照片、信件、画作,每一件都承载着不为人知的爱与牵挂。
\"爸爸,外公能看见我们吗?\"小满仰头问,阳光在她的眼睛里洒下金色斑点。
许明远望向湛蓝的天空,\"我想他能。\"
\"那我要经常画画给他看。\"小满认真地说,然后跑到墓前,把自己的画放在陈默那幅旁边。画上是五个手拉手的小人,站在彩虹下,最中间的两个比其他的高很多。\"这是外公和外婆,\"她指着那两个高人解释,\"还有妈妈、舅舅、我和你、苏晴妈妈和林奶奶。\"
许明远喉咙发紧。在小满的世界里,逝去和健在的家人没有界限,都活在她的记忆和画作里。
回到家中,陈默提出了一个想法。\"我想办一个展览,\"他说,\"林湘、林悦和小满的作品联展。三代人的艺术传承。\"
许明远有些犹豫,\"小满才七岁...\"
\"正是如此才珍贵。\"陈默的眼睛闪着光,\"林湘教过林悦,林悦影响小满,而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连接了三代人...这不仅是艺术展,更是血脉与记忆的见证。\"
苏晴第一个表示支持,\"蓝叔会希望这样。\"
于是筹备工作开始了。陈默的工作室变成了临时策展中心,墙壁贴满了三位艺术家的作品照片。许明远负责整理林悦的画作,每一幅都勾起回忆的波澜。最让他震撼的是,当把所有作品按时间排列时,能清晰看到林悦画风的变化——婚后逐渐从浓烈转向柔和,越来越接近林湘的风格。
\"她从未见过林湘的画,\"许明远对陈默说,\"怎么会...\"
陈默正在研究一幅林悦早期的习作,\"艺术基因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或者说,\"他指着画中特殊的笔触,\"林悦见过林湘的画,只是她自己不知道。\"
\"什么意思?\"
\"看这个湖面的处理方式,\"陈默指着画中一角,\"这是林湘的标志性技法。而林悦这幅画创作于2009年...那年夏天有个水彩联展,林湘和林悦的作品恰好在相邻展位。\"
许明远感到一阵战栗。他想起林悦曾兴奋地说在画展上遇到一位\"很有眼光的阿姨\",那位阿姨对她的画提了几点建议。\"她说我的湖面处理可以更放松,\"林悦当时复述道,\"像让水和颜料自己对话。\"
\"那是林湘。\"许明远恍然大悟。
陈默点头,眼中含泪,\"母亲在指导她不知情的女儿...而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继续这种指导...\"
展览主题最终定为\"血脉与记忆:三代女性的艺术对话\"。随着开幕日临近,小满变得异常兴奋,每天放学后都缠着陈默教她新技法。
\"我要画得更好,让外公看到!\"她宣布,小脸上满是决心。
开幕前一天,许明远在蓝思远书房的暗格里发现了一个密封的信封,上面写着\"当你们准备好时打开\"。他立刻叫来陈默和苏晴。
\"现在算'准备好'了吗?\"许明远犹豫地问。
陈默深吸一口气,\"我认为是的。\"
信封里是蓝思远工整的字迹:
\"亲爱的家人们,
如果你们读到这封信,说明我已经离开,而你们发现了关于林湘、陈默和林悦的全部真相。但有一个细节我从未告诉任何人——我早就知道陈默和林悦的关系。
2007年,我在整理林湘遗物时发现了一张陈默童年照片,背面的日期和地点与林湘失去的第一个孩子吻合。调查后我确认了陈默的身份,同时也发现他恰好在中央美院任教——而林悦那年刚考入美院。
我不敢直接相认,怕吓到陈默,也怕打乱林悦的生活。但我做了两件事:匿名资助林悦的学费,确保她被分到陈默的指导组。我想,如果命运让他们相遇,那就顺其自然;如果没有,至少林悦能跟一位好老师学习。
我从未想到他们会建立如此深厚的师生情谊,更没想到林悦的天赋与林湘如此相似。有时我观看林悦的画展,会恍惚以为是年轻的林湘在作画。血脉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的强大。
陈默,你母亲爱你胜过生命。她放弃你是为了让你活下来,而之后的每一天,她都在为这个决定痛苦。林悦,如果你读到这封信,请知道你母亲为你骄傲。小满,继续画画吧,你的天赋是上天的礼物。
记住,死亡不是爱的终点。只要你们记得我们,记得这些故事,林湘、林悦和我就永远活在你们中间。
永远爱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