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清坐在返回昌平的车上,窗外的景色飞速后退,他的思绪却比车速更快。市委办公厅的通知言简意赅:“紧急召回,李书记带队的工作组已到昌平,请立即返回。”休假才休了一半,就被打断,这种情况在何大清的从政生涯中并不多见。
“何县长,前面就到了。”司机小张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何大清整了整衬衫领口,透过车窗已经能看到县委大院门口停着的几辆黑色轿车,其中一辆挂着市委的牌照。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
县委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市委李书记坐在主位,面色严肃,两侧是市委组织部长和几位随行人员。何大清快步走进会议室,向李书记敬了个礼:“李书记好,各位领导好。”
李书记点点头,示意他坐下:\"大清同志,打断你休假了。\"
“工作要紧,领导。”何大清坐得笔直,双手放在膝盖上。
李书记环视一周,缓缓开口:“今天来,是宣布一项重大决定。经国务院批准,市委研究决定,将昌平县、延庆县和怀柔区合并,设立昌平市,为地级市建制。”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何大清感到自己的呼吸停滞了一瞬。行政区划调整,这是大事。
“原昌平县委书记调任市发改委,另有任用。”李书记的目光落在何大清身上,“市委决定,由何大清同志担任昌平市首任市委书记,正厅级。王丽华同志任市委副书记、市长,任小川同志任常务副市长。”
何大清感到一阵眩晕,正厅级!这意味着他直接从副厅跨越到了正厅,跳过了常规的晋升路径。他的喉咙发紧,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大清同志?”李书记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感谢组织信任,我一定不负重托。”何大清站起身,声音有些颤抖。
李书记点点头,继续道:“合并工作要在一个月内完成,时间紧任务重。你有什么想法?”
何大清深吸一口气,迅速调整状态:“首先需要成立过渡工作组,统筹三地机构、人员、资产的整合。其次是尽快摸清延庆、怀柔的基本情况,制定过渡方案。最后是稳定干部队伍,确保工作不断、秩序不乱。”
李书记露出满意的神色:“思路很清晰。市委相信你能处理好这次调整。”他顿了顿,“这次合并,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步,也是你政治生涯的关键一步。”
会议结束后,何大清独自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窗外的县城。四年了,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原本以为任期将满,可能要调往其他地方,没想到命运给了他这样的惊喜——还能在这里再干五年,而且是作为一座新城市的第一任书记。
桌上电话响起来,是秦淮茹打来的:“急急忙忙的赶回去,县里没发生什么事吧?”
何大清回复:“没有,一切都很好,你不用惦记,照顾好孩子们,你也注意身体……”
何大清放下电话,揉了揉太阳穴。喜悦过后,现实的压力接踵而至。延庆和怀柔,那两个地方的基础比昌平还差,如何让新成立的昌平市均衡发展,将是他面临的首要难题。
敲门声响起,秘书小刘探头进来:“何书记,原县委书记想见您。”
“请他进来。”
门开了,原县委书记赵明德走了进来,脸色复杂。何大清连忙起身相迎:“赵书记。”
“现在该我叫你何书记了。”赵明德勉强笑了笑,“祝贺你。”
何大清听出了话中的酸涩。赵明德在昌平干了三年,本以为能顺理成章得到提升,没想到被调往市发改委,虽然是平调,但实权大减。
“赵书记,这几年多亏您的指导和帮助,我才能有今天。”何大清真诚地说,“昌平能有今天的发展,您的贡献最大。”
赵明德摆摆手:“组织决定,我们坚决服从。”他顿了顿,\"有些工作要跟你交接一下,特别是几个在建项目和明年预算的安排。\"
两人谈了整整两个小时,何大清仔细记下每一个要点。送走赵明德后,他立即召集了几位核心干部开会,部署合并准备工作。
“成立三个工作组,分别对接延庆、怀柔和我们昌平。”何大清指着白板说,“张主任负责机构整合,李局长负责资产清查,王局长负责人员安置方案。”
“何书记,延庆和怀柔那边的干部情绪可能不太稳定。”组织部长何传友提醒道,“特别是怀柔,从区变成地级市的一部分,有些同志可能会有想法。”
何大清点点头:“这正是我们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合并不是谁吞并谁,而是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个理念要贯穿工作始终。”
会议一直开到晚上九点。何大清回到宿舍时,秘书送来了留着保温的饭菜。他轻手轻脚地吃了饭,然后走进书房,开始查阅延庆和怀柔的资料。
延庆,四九城西北的生态屏障,旅游资源丰富但工业基础薄弱;怀柔,但城乡差距大。何大清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试图找出三地协同发展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