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雾中歧途(1 / 2)

1973年深秋的清晨,白霜像撒盐似的铺满山东沂蒙山区的沟壑。周桂香把最后一摞柴火码得整整齐齐,望着灶台边晾着的玉米饼子发怔。这些天和丈夫王德顺的争吵像扎进肉里的刺,每次呼吸都扯着疼。昨夜那记摔碎的粗陶碗,此刻还散在墙角,碎瓷片上沾着凝固的菜汤。

\"娘,俺去溪边洗衣裳。\"大女儿春梅抱着木盆要出门。桂香突然拽住闺女的手,指甲掐进孩子细瘦的腕子。春梅吃痛抬头,撞见母亲眼里泛着血丝,像是熬了整宿的油灯。

\"把弟妹的棉袄都翻出来晒晒。\"桂香松开手,声音像被砂纸磨过。她转身往灶膛里添了把豆秸,火苗\"噼啪\"炸开的瞬间,恍惚看见十八年前出嫁那日,母亲往她手里塞的桃木梳子。

雾气从山坳里漫上来时,桂香已经走出二里地。蓝布褂子让露水打得发沉,脚上那双纳了千层底的布鞋却轻飘飘的。西边老松林方向传来乌鸦叫,她数着田埂上的野菊,一朵两朵三朵,黄得扎眼,像德顺喝醉时瞪她的眼珠子。

\"桂香婶!这么早上山啊?\"放羊的老张头隔着雾气喊。她没应声,拐上岔道时被酸枣枝勾散了发髻。碎头发粘在脖颈上,痒得像是德顺醉酒那晚掐她脖子留下的淤青。

日头升到竹竿高,雾气反而更浓了。桂香踩着湿滑的苔藓往坡上爬,忽然听见身后\"咔嚓\"一声枯枝响。转身的刹那,雾里走出个穿灰布衫的中年汉子,方脸盘上挂着水珠子,活像庙里刚淋过雨的泥胎。

\"大嫂子,可别乱走啊。\"那人说话带着奇怪的腔调,不像本地口音。桂香往后缩了半步,后脚跟悬在陡坡边上。灰衫客伸出竹节似的手指:\"您瞅瞅脚下。\"

桂香低头,鞋尖前横着道两尺宽的沟堑,枯草底下隐约能看见獾子洞。她倒抽口冷气,方才明明瞧着是平地。再抬头,灰衫客已经侧身让出路,雾霭中现出条羊肠小道,石板上还留着新鲜的羊粪蛋。

\"这边才是路。\"那人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露出半截黄米糕,\"吃口垫垫?\"桂香闻见枣泥甜香,突然想起出门前晾在窗台的柿饼。她摇头避开,灰布衫擦过手背时冷得像块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