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百越的地方官和商人自然也就放弃了折腾。
因此在京城和北方等地区能卖到八十文到一百文的红糖,在静江只能享受四十文一斤的待遇。
虽说相比水稻来说红糖四十文一斤也很有赚头。
但甘蔗种植并不成规模,百姓也大都不知如何把甘蔗制成红糖。
这玩意还不挡饿,没有种粮食卖不出去还能自己吃保险,种的人自然也不多了。
可现在卫辞来了,他准备从灵川县李家村开始,试点种植甘蔗。
然后再大片推广,把整个灵川县甚至静江都打造成红糖之乡。
做出一条成熟产业链,农户规模种植,他亲自出面与静江各大商家地头蛇谈判。
让他们出一个合理的价格从农户手中收购甘蔗。
接着建立工厂,请工人制成红糖,再远销整个大周。
至于北方与京城人不认可百越之地来的红糖怎么办?
那还不简单,后世人都知道东西想要卖出去那就要营销。
而营销离不开请明星代言,古代虽说没有明星,但不是有皇上吗。
什么明星能比得上皇上的一句话呢?
卫辞只需把静江制作的红糖,精心包装了献到皇上跟前。
只要皇上尝后没有骂出来,那卫辞就可以请京城的人脉出手,在京中大肆宣传炒作。
广告语他都想好了,静江红糖,连皇上都在吃的红糖。
亦或静江红糖,皇上吃了都说好。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上都爱吃的东西谁敢说差?
等静江红糖在京城有了市场,就可以进行下一步营销。
比如静江红糖有美容养颜,活血化瘀,暖宫散寒,健脾暖胃,延年益寿的功效。
这些功效本就是红糖自带的,可没有一句虚言。
但百姓又不知道,功效还不是谁先宣传就是谁的。
江南的红糖不缺销路,他们自然不用宣传这些。
等到静江红糖先占了这些名头,大名传的全国皆知,以后静江红糖就是个品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