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吕布的坎坷征途与张邈的义举(2 / 2)

二人催马向前,瞬间战作一团。吕布手中的方天画戟如蛟龙出海,攻势凌厉;郭汜挥舞着长枪,奋力抵挡。只见吕布瞅准时机,大喝一声,手中的画戟猛地刺出,正中郭汜。郭汜身后的骑兵见状,急忙冲上前去救援,将郭汜救回了军中。吕布与郭汜各自收兵回营,这场单挑暂时落下帷幕。

但李傕、郭汜的联军实力太过强大,吕布终究没能守住长安城。董卓死后仅仅六旬,吕布便兵败如山倒。他无奈之下,只得率领着数百骑杀出武关,踏上了流亡之路。

吕布心想,自己杀了董卓,也算是为袁术报了仇,袁术定会念在这份恩情上接纳自己。于是,他带着残兵败将前往袁术的地盘。可袁术却十分厌恶吕布反复无常的性格,根本不愿收留他。

遭袁术拒绝后,吕布又向北投奔袁绍。袁绍正与张燕在常山对峙,见到吕布前来投奔,便想利用他的勇猛对抗张燕。吕布也不含糊,他骑着赤兔马,带着自己的心腹成廉、魏越等人,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如入无人之境。在吕布的带领下,袁绍的军队势如破竹,一举击败了张燕的大军。

然而,吕布在立下战功后,却开始居功自傲。他不仅向袁绍索要更多的兵马,麾下将士还时常在袁绍的地盘上烧杀抢掠。袁绍对吕布的行为十分忌惮,心中渐渐动了杀念。

吕布察觉到袁绍的杀意后,决定离开袁绍。袁绍担心吕布日后会成为自己的祸患,便派了一群壮士在夜里去偷袭吕布,想要将他置于死地。幸好吕布早有防备,成功逃脱了这场暗杀。

吕布一路辗转,逃到了河内,在那里与张杨会合。袁绍得知后,又派人去追杀吕布。但那些追兵都畏惧吕布的威名,没人敢真正靠近他。张杨的部将们受李傕、郭汜的收买,想要谋害吕布。吕布得知此事后,对张杨说道:“我与你是同乡,你若杀了我,不仅会被人耻笑,自身实力也会被削弱。倒不如将我卖给李傕、郭汜,还能换来高官厚禄。”张杨听后,心中权衡再三,表面上答应了李傕、郭汜,实际上却暗中保护着吕布。李傕、郭汜对此十分头疼,无奈之下,只得下了一道诏书,任命吕布为颍川太守。

东汉末年,在东平寿张这片土地上,有一个名叫张邈的男子,他自幼便以侠义闻名乡里。张邈为人慷慨仗义,只要听闻有人陷入困境,无论是贫病交加还是遭受欺压,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为了救助那些身处危难的人,他甚至不惜倾家荡产,毫无吝惜之意。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的义举如同黑暗中的明灯,吸引了无数仁人志士前来投奔,一时间门客云集,大家都对他钦佩有加。

彼时,曹操与袁绍正值崭露头角之际,他们二人都听闻了张邈的侠义之名,纷纷与他结交,一来二去,三人竟成了挚友。后来,张邈被公府征召,凭借出众的才学和能力,在考核中成绩优异,被授予骑都尉一职,不久后又升迁为陈留太守,开始在仕途上施展自己的抱负。

董卓之乱爆发,天下陷入一片混乱。董卓入京后,废少帝、立献帝,倒行逆施,引得民怨沸腾。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刻,曹操与张邈挺身而出,率先举起了义兵的大旗,决心讨伐董卓,恢复汉室的安宁。

汴水之战打响,张邈毫不犹豫地派遣麾下大将卫兹率领精锐部队,跟随曹操一同奔赴战场。卫兹作战勇猛,足智多谋,在战场上与曹操并肩作战,为讨伐董卓的义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然而,这场战争异常惨烈,曹操的军队遭遇了董卓大军的顽强抵抗,最终失利,但他们的义举却点燃了天下人反抗董卓的斗志。

袁绍身为讨伐董卓联军的盟主,起初凭借着家族的威望和众人的拥戴,在联军中拥有极高的地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袁绍渐渐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变得骄矜自满起来。他时常在众人面前摆架子,行事独断专行,完全不顾及其他诸侯的感受。

张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若是任由袁绍这般骄纵下去,联军内部必然会矛盾重重,讨伐董卓的大业也将功亏一篑。于是,张邈挺身而出,当着众人的面,义正言辞地指责袁绍的不当行为。他的话语掷地有声,让袁绍又羞又恼,心中对张邈怀恨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