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后妃传六(2 / 2)

毛嘉原本只是个掌管皇家猎车的小官,一下子富贵起来,言行举止却还带着从前的粗鄙。明帝让大臣们去他家饮宴,席间,毛嘉举止笨拙,开口闭口都是“侯身”如何如何,惹得众人在心里偷笑。(孙盛评论说:“古代的帝王,都会寻找贤淑的女子来宣扬自己的盛德,就像《关雎》里描绘的那样,让王化得以彰显,营造出《麟趾》中那样的淳朴风气。可到了后来,这种传统被打乱了,道义被情感左右,职位因为宠幸而混乱,贵贱不分,以下犯上,国家的兴衰成败,都和这些事脱不了干系。曹魏从武帝到明帝,三位皇后都出身低微,根基这么薄弱,又怎么能长久呢?《诗经》里说‘絺兮绤兮,凄其以风’,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吧!”)后来,毛嘉又被加封为特进,毛曾也升任散骑侍郎。

青龙三年,毛嘉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光禄大夫,改封安国侯,食邑增加五百户,累计达到千户,谥号为节侯。青龙四年,朝廷追封毛皇后的母亲夏氏为野王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帝渐渐宠幸起郭元后,对毛皇后的宠爱越来越少。景初元年,明帝在后园游玩,召集才人以上的妃嫔举办宴会,玩得十分尽兴。郭元后好心提议:“是不是也该请皇后一起来乐一乐?”明帝却果断拒绝,还不许身边的人把这件事告诉毛皇后。可纸包不住火,毛皇后还是知道了。

第二天,明帝见到毛皇后,毛皇后便问:“陛下昨天在北园游玩宴饮,玩得开心吗?”明帝以为是身边的人泄露了消息,大发雷霆,一气之下杀了十几个人,随后竟赐毛皇后自尽。不过,念及旧情,他还是给毛皇后追加了谥号,将她安葬在愍陵。之后,毛曾先是被升任为散骑常侍,后来又改任羽林虎贲中郎将、原武典农中郎将。

明元郭皇后是西平郡人,她的家族世代都是河西地区的名门大族。黄初年间,西平郡发生叛乱,郭氏不幸被没入宫中。明帝即位后,在宫中注意到了她,见她容貌出众、举止优雅,便对她宠爱有加,封她为夫人。郭氏得宠后,她的叔父郭立被任命为骑都尉,堂叔郭芝也当上了虎贲中郎将。后来明帝病重,在病榻前,他册立郭氏为皇后。

齐王曹芳即位后,尊郭皇后为皇太后,让她居住在永宁宫。朝廷追封郭太后的父亲郭满为西都定侯,让郭立的儿子郭建继承爵位,封郭太后的母亲杜氏为合阳君。郭芝后来升任散骑常侍、长水校尉(《魏略》记载:在郭氏家族中,郭芝最为刚直,之前就因其他功劳被封侯),郭立被任命为宣德将军,两人都被封为列侯。郭建的兄长郭德,过继给了甄氏家族。郭德和郭建都担任镇护将军,也都被封为列侯,共同掌管宫廷宿卫。

当时,连续三位皇帝都年幼,国家大事都由辅政大臣处理。但在做重大决策时,大臣们都要先向郭太后禀报,得到她的许可后才施行。毋丘俭、钟会等人发动叛乱时,也都假借郭太后的名义来给自己找借口。景元四年十二月,郭太后去世,景元五年二月,被安葬在高平陵西侧。(《晋诸公赞》记载:郭建字叔始,很有器量和见识,泰始年间因病去世,他的儿子郭嘏继承爵位,担任给事中。)

后人评价说:曹魏的后妃家族,虽然也享受着富贵,但和东汉后期那些霸占高位、操纵朝政的外戚比起来,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曹魏能以史为鉴,改变旧有的弊端,这一点值得称赞。回顾陈群的进言和栈潜的劝谏,这些都足以成为后世帝王的规范,为后世留下了很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