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磁光佛影(1 / 2)

广州港的海风裹着海带腐臭味灌进地牢,崔元礼捏着鼻子用脚尖踢开墙角的鼠尸。铁栅后的僧人惠明正盘坐诵经,颈间铜链与脚踝镣铐相连,每动一下便发出一串闷响。这位市舶使今晚第三次提审这名倭国僧人,腰间牛皮袋里的磁砂币硌得他肋骨生疼——自上月泉州商船查获二十箱\"开元通宝\"以来,岭南道已截获七批同类货物,奇怪的是每批铜钱都能吸住铁刀,昨夜更有人看见钱币在货舱里排成\"武\"字。

\"惠明法师倒是耐得住寂寞。\"崔元礼用火把敲了敲铁栅,火星溅在僧人的灰布袈裟上,\"泉州港的张巡检说,你那商船底舱藏着三十斤磁砂,够铸万枚铜钱。\"他故意用了句波斯语,见对方眼皮都不抬,便从袋里抓出一把铜钱砸过去。青绿色的钱币撞在铁栏上,竟像被蛛网粘住般缓缓滑动,最终拼成歪扭的\"武\"字,最末尾那枚还在不停震颤。

惠明终于抬头,眼角皱纹里积着黑垢,却掩不住瞳孔里那抹幽蓝。崔元礼猛地后退半步——那不是人眼该有的颜色,倒像波斯商人卖的青金石磨成的颜料。\"大人可知,\"僧人开口了,声音像晒干的海带摩擦,\"《佛国记》里说,磁光如来座下有十二神将,手持磁轮度化众生。\"他张开嘴,露出两排镶着黑铁的牙齿,\"贫僧这口牙,便是为了印证'磁能引铁,如佛引善'的妙理。\"

崔元礼突然想起上个月在市舶司库房见到的倭国贡品:一尊空心铜佛,腹部藏着拳头大的磁石。当时他还笑倭人笨拙,如今想来,那些能吸附在一起的铜钱、会自动排列的\"武\"字,怕是都靠这种\"磁佛\"作祟。他正想追问,忽听地牢外传来惨叫,接着是重物倒地的闷响。持火把的衙役刚转身,就见一道银光飞来,火把\"噗\"地熄灭,崔元礼本能地摸向腰间横刀,却觉手腕一麻,整个人被一股力量掀翻在地。

黑暗中,惠明的袈裟发出细碎的摩擦声。崔元礼摸到腰间火折子,刚擦亮,就看见僧人胸前滚落一个鎏金佛头——那佛头眉心处嵌着拇指大的晶体,在火光下泛着青灰色,正对着牢门的铁锁缓缓转动。铁锁的锁芯发出\"咯咯\"的扭曲声,拇指粗的铁条竟像面条般被拉长,锁身逐渐变形。

\"醋!快拿醋来!\"崔元礼突然想起去年查处波斯商人私运硫磺时,曾见他们用醋破解磁石机关。衙役连滚带爬地搬来醋缸,掀开木盖时泼了半缸在地上,酸雾腾起的瞬间,佛头\"咔嗒\"一声裂开,掉出一卷用油纸包裹的经卷。惠明发出怪叫,像饿狼般扑过来,崔元礼抽刀劈向他肩膀,却见僧人突然蜷成一团,任由刀锋划破袈裟,也要伸手去抢那卷经卷。

经卷落地时散开,露出里面夹着的海图。崔元礼借着火光看去,图上用朱砂标着\"崖州外海磁光岛\",旁边用倭文写着\"武周遗宝\"四个字。惠明趴在地上,嘴角淌血,却仍在笑:\"大人可知,武曌女皇曾在南海建'磁光寺',寺中藏着能号令万铁的...咳咳...\"崔元礼用刀背敲他后颈,僧人两眼一翻晕了过去。衙役举着新火把进来,照见海图边缘还画着艘插着倭国\"日之丸\"旗的帆船,船头立着尊巨大的磁佛。

敦煌以西三十里的戈壁滩,夜风卷着细沙打在赵大眼的护目镜上。这位陇右道戍卒队正摘下\"千里眼\",用衣角擦拭铜制镜筒——这玩意儿是军器监按《太白阴经》复原的,镜筒四壁嵌着薄磁片,据说是为了吸住空气中的水汽,防止镜片起雾。他透过镜片望去,五里外的大食军营像摊黑色的稠粥,帐篷间穿梭的黑影比平日多了一倍。

\"王二狗,你去左边沙丘警戒。\"赵大眼低声吩咐,\"张老三,把磁砂袋看好了,别让沙子渗进去。\"他伸手摸向腰间皮囊,里面装着二两磁砂——这是上个月在玉门关缴获的,大食人用骆驼皮袋装着,说是\"药材\"。此刻他攥着皮囊,突然想起军器监主簿的话:\"磁砂能指南北,亦能聚铁成兵。\"

\"队正!快看那些大食人!\"王二狗的声音带着颤音。赵大眼急忙举起千里眼,只见营地里十几个黑衣骑士正跪在沙地上,手中拿着半尺长的磁勺——勺头是精铁铸的,勺柄嵌着磁石——正在沙地上划圈。被划过的地方,沙粒竟自动聚成一行行蝌蚪状的文字,在月光下泛着银灰色。赵大眼虽不认得阿拉伯文,但那弯月般的笔画,分明和《古兰经》抄本上的文字一模一样。

突然,一匹战马发出惊恐的嘶鸣,前蹄腾空而起。赵大眼瞪大眼睛,看见马蹄铁下的沙地鼓起一个小包,像是有什么东西在下面拽着马腿。战马挣扎了几下,竟被生生按在沙地上,四蹄铁掌\"嗡嗡\"作响,周围的沙粒不断聚向马蹄,形成四个小沙堆。\"地下有磁矿!\"赵大眼突然想起敦煌县志里的记载,\"黑石沟有磁山,铁羽箭飞过必坠。\"他急忙伸手去摸背后的箭囊,却听见身后传来\"咔啦\"一声。

转头望去,王二狗正蹲在地上,手里拿着块拳头大的石头:\"队正,这石头咋吸我的刀?\"那石头表面坑洼不平,泛着青黑色,正是磁矿石。赵大眼脸色骤变,突然想起上月缴获的波斯银壶——壶底刻着个小磁人,当时他没在意,此刻想来,那怕是用来标记磁矿位置的!他猛地掏出怀里的磁砂地图——这是用磁砂混着鱼胶画在羊皮上的,平时看不出痕迹,今晚却见朱砂标记像活物般蠕动,缓缓移向他们藏身的沙丘。

\"不好!中圈套了!\"赵大眼刚喊出\"撤\"字,脚下的沙地突然塌陷,无数三棱形的铁器破土而出。那是大食人发明的磁铁蒺藜,每个刺尖都嵌着磁石,专吸铁甲和兵器。赵大眼本能地跳起,却觉左脚一沉,低头看见蒺藜刺进皮靴,磁石正隔着皮革吸住他的脚指甲。身后传来张老三的惨叫,转头只见那小子抱着磁砂袋摔倒,袋口裂开,黑红色的磁砂撒在蒺藜上,竟让那些铁器发出\"滋滋\"的声响,刺尖冒出蓝火花。

\"用刀砍断!\"赵大眼拔出横刀砍向蒺藜,刀刚碰到磁石,就觉一股大力拽得他手腕发麻,整把刀竟粘在蒺藜上。远处的大食军营里响起号角声,黑衣骑士们跨上战马,手中的磁勺指向这边,沙地上的《古兰经》经文突然发出微光,像无数条银蛇在游动。赵大眼咬着牙扯断靴带,光着脚往后退,心里暗骂:\"这些大食人,竟把《古兰经》当磁符用,真是亵渎神明...\"

大明宫的冰井台从来都是凉丝丝的,即便五月天,青砖缝里仍渗着寒气。上官婉儿握着磁勺的手有些发颤,银勺在\"传国玉玺\"残角上刮出细屑,那是武德年间发现的\"和氏璧\"碎块,据说内含天然磁矿。此刻勺柄正微微颤动,指向东北方,那里是太子李瑛的崇文馆。

\"殿下可知,\"婉儿将磁勺按在东宫平面图上,象牙镇纸压着图角,\"自武德以来,每任太子都要在崇文馆抄《贞观政要》,却从未有人让磁针如此躁动。\"她抬头望向李瑛,这位时年二十八岁的太子正捏着袖口金丝,指节发白。殿外的阳光透过窗棂,在他脸上投下斜斜的阴影,眼角那颗泪痣显得格外醒目。

李瑛张了张嘴,却听见自己的声音像从井里传来:\"先生说笑了,孤每日只读圣贤书,哪懂什么磁勺...\"话音未落,磁勺突然疯狂旋转,在羊皮纸上划出无数道痕迹,最后猛地指向藏书楼位置。婉儿眼神一冷,伸手按住李瑛手腕,却觉他皮肤下有硬物蠕动,像无数条小蛇在血管里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