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琉球谜云(1 / 2)

东海的风浪像灌了铅,陈阿大的小舢板在浪窝里打摆子。他吐掉咬得稀烂的旱烟杆,粗糙的手掌在渔网里摸索——今儿这网沉得邪乎,像是兜住了半座海底坟茔。\"他奶奶的,莫不是撞着龙王殿了?\"随着渔网出水,半截生满铜锈的船舵滚到脚边,舵柄上的铭文被藤壶裹着,却仍能辨出\"大业七年\"四个古字。

\"阿公!水里有人!\"孙子虎娃指着海面漂浮的青布。陈阿大抄起船桨拨拉,一具肿胀的尸首翻了个身,眼窝里嵌着鸽蛋大的磁石,指甲缝里卡着半片磁铜齿轮——这是上个月官军通报的磁傀特征。他刚要呼救,海底突然传来闷雷般的震动,更多碎铜片和磁砂随波涌出,在船舷边聚成诡异的狼头图案。

太极殿的青砖缝里渗着靛蓝色液体,上官婉儿的绣鞋尖轻点砖面,看着阶下抖如筛糠的崔元忠。这位户部尚书的袖口绣着精致的忍冬纹,此刻却被她用磁石锥挑开,露出里面藏着的磁石盘:\"崔大人日理万机,竟有闲心在袖中刻倭文密语?\"

裴九娘握着放大镜凑近,铜镜片反射的阳光落在磁石盘内层:\" '八月十五,琉球港卸磁砂三十吨,换崔氏私盐通行符'——好笔生意啊。\"她的磁勺突然指向崔元忠腰间,玉坠里掉出半片唐纸,边角绘着前隋龙船的轮廓。

\"娘娘明鉴!这是栽赃...\"崔元忠话未说完,突然翻白眼吐出蓝血,脖颈处鼓起蠕动的包块。武玥的链子镖早有防备,\"当啷\"绞碎扑来的磁控机械虫——这些拇指长的金属虫正啃噬他的喉管,翅翼上刻着范阳卢氏的狼首徽。

殿外突然传来石破天惊的巨响,十二扇青铜殿门被撞飞。十二尊等高的青铜人像迈着齿轮关节走进来,为首者面容与宰相杜鸿渐分毫不差,胸腔\"咔嗒\"裂开,喷出的不是血而是磁砂流:\"李唐窃国二十代,磁龙归位正乾坤!\"

\"护驾!\"金吾卫的横刀劈在人像胸口,火星四溅中刀身被磁力吸住。上官婉儿扯断鬓边金钗,钗头磁髓与殿顶的浑天仪共鸣,青铜人像突然集体卡顿。裴九娘趁机甩出酸液囊,滋啦作响的腐蚀液在人像关节处炸开,露出里面缠着磁链的人类脊柱——竟是用活人改造的磁傀!

李光弼的陌刀劈开荆棘,荒岛北岸的景象让他瞳孔骤缩:半艘龙船斜卡在礁石间,船身蒙着的磁铜网虽已锈蚀,却仍能看见船舷刻着的五牙舰纹章。\"前隋宇文恺督造的龙船...\"他摸着船板上的榫卯结构,突然发现舱门缝隙里伸出半只手,甲胄上的\"天策\"徽记已褪成暗褐色。

\"小心!\"亲兵王二狗举盾挡住突然劈来的磁刀。舱内冲出的磁甲兵动作僵硬,面甲缝隙里爬出的不是蛆虫,而是微型机械蚰蜒。李光弼的陌刀劈在对方肩甲上,震落的甲片下露出皮肤——那是三年前在玉门关失踪的弟兄老张,后颈处嵌着磁铜接口。

\"老张...\"他的声音发颤,陌刀却本能地砍向接口。磁甲兵轰然倒地,胸腔里掉出块刻着编号的磁牌。王二狗捡起火把照亮船舱,三百具磁甲整齐排列,每具胸甲内侧都刻着士卒的籍贯姓名,正是当年随李琰征东时失踪的陌刀营弟兄。

海面突然传来蒸汽轮机的轰鸣,三艘倭国铁甲舰从雾中冲出,船头的宇文恺铜像眼窝张开,射出的磁链精准钩住龙船。李光弼抹了把脸:\"把醋罐搬上来!对准他们的磁核心!\"唐军弩手将浸过酸液的陶罐绑在弩箭上,箭雨泼向倭舰甲板,磁砂遇酸腾起白烟,甲板上的磁控机关接连爆炸。

\"将军!海底有异动!\"了望手的喊声未落,宇文恺的青铜头颅从漩涡中升起,眼窝里的磁砂聚成利箭。李光弼眼睁睁看着身边的\"定远号\"被拦腰炸断,碎木片里混着前隋的青瓷残片——正是这些能隔离磁矿的瓷器,当年救了他的命。

李璎的指尖在磁砂盘上游走,失明的金瞳映着幽蓝微光。自从在钱塘海战中透支磁髓,她的视力就再未恢复,但掌心触碰到磁砂时,脑海中会自动浮现出海底地形。\"琉球东北三十里,暗礁群呈北斗排列...\"她咬破舌尖,血珠滴在磁砂上,竟自行聚成等高线图,中心位置标着密集的磁矿符号。

阿史那云的手指划过图上的红点:\"这里的磁矿储量,足够造三千具磁甲兵。\"她展开从龙船残骸中找到的前隋密卷,泛黄的绢帛上画着磁髓提炼装置,旁边用朱砂批注:\"取活人心血为引,可固磁傀神智。\"

裴九娘的磁勺突然指向密室角落,墙缝里渗出的磁液在地面拼出\"不死军团\"四字:\"当年宇文恺为隋炀帝造龙船,表面是漕运,实则是在海底建磁矿工坊。倭国人现在用的,正是这套前隋遗留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