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雨下得可真不是时候,我们的行军计划要被耽误了。”解洪英皱起眉头,看着被雨水浸湿的军装和脚下的泥泞道路,心中有些焦虑。
谢玉兰紧皱着眉头,满脸忧虑地说道:“这雨下得这么大,道路泥泞难行,我们要怎样才能按时赶到东北呢?”但解洪英却表现得异常乐观,她鼓励大家道:“别担心,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绝对难不倒我们!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再加把劲,一定能够按时抵达东北!”士兵们在雨中艰难地前行着,他们的脚步虽然有些踉跄,但却没有丝毫退缩之意。滑倒了,他们便迅速爬起来;鞋子被泥巴粘住了,他们就干脆脱掉鞋子,光着脚继续前进。雨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裳,寒意阵阵袭来,但他们心中的信念却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始终不曾熄灭。
前往东北的大路上,络绎不绝的战士们每过一个地方,都会遇到许多当地的百姓。这些百姓们看到这些不畏艰辛、奔赴东北的战士们,都深受感动,纷纷自发地送上食物和水,以表达自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孩子们,你们真是太辛苦了!”一位老人满含热泪地对战士们说道,“一定要平安归来啊!”战士们的心中顿时充满了温暖和感动,他们纷纷向老人道谢,并表示一定会不辱使命,尽快赶到东北,完成任务。
119 团如疾风般迅速行动,终于提前抵达山海关,登上了最后一趟列车。战士们像疲惫的旅人,躺在闷罐车厢里,伴随着哐珰哐当的铁轮铁轨碾压声,沉沉地进入了梦乡。当他们睁开惺忪的眼睛,发现已经到达了奉天。接着,列车继续前行,如一条钢铁巨龙,向着哈尔滨疾驰而去。
此时的东北大地,硝烟弥漫,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灰色的帷幕紧紧地包裹着。尽管关东军已经如残阳般宣布投降,但仍有一些残余势力如顽强的野草,在负隅顽抗。他们紧握手中的武器,妄图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制造混乱和破坏。
宁开正率领着 119 团,迈着整齐的步伐,从苏联军队手中接过了四平东门的一个防区。这片区域原本是日军的占领地,但现在,大批的日本士兵已经被苏军关进了战俘营,还有一部分日军则被苏军强行拉去了西伯利亚,去那里开矿挖煤。
战士们看着空荡荡的防区,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他们纷纷向宁开正发问:“团长,不是说让我们来接受鬼子投降吗?怎么一个鬼子都没见到呢?”
宁开正微微一笑,宽慰道:“苏联红军已经把日本鬼子全部消灭了,不用我们再打仗,这难道不好吗?正好可以让大家休息休息嘛!”但宁开正的心里却并没有像他说的那样轻松。他暗自思忖着:也许我们到东北来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接受日军投降,而是另有其他任务。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上级就下达了新的命令。明令要求 119 团立即做好战斗准备,坚决保护苏联红军移交给他们的防区和阵地,绝不允许任何人来抢占。而特别需要防范的,就是国民党军队和土匪。
自 1931 年起,抗联宛如钢铁长城一般,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本鬼子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历经多年艰苦卓绝的抗战,胜利的曙光终于如破晓之阳,照亮了这片饱受战火蹂躏的大地。为了更为有效地配合八路军作战,抗联如离弦之箭般纷纷派出骨干代表,马不停蹄地前往八路军中,详尽地介绍当地的情况。他们不仅组织起民兵队伍,如铜墙铁壁般协助部队剿匪反特,更全面清查日伪资产,收缴武器,让敌人无处遁形。
一些如鬼魅般隐藏在暗处的日军特务,却如阴魂不散,隔三岔五地搞破坏,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如泰山压卵般的严重威胁。面对这一险峻形势,宁开正如临危受命的勇士,应地方党组织之邀,毅然决然地决定采取雷霆万钧之手段,加大巡查力度,让敌人的阴谋诡计无所遁形。
夜晚,他犹如一位严谨的指挥官,精心安排了双岗双哨,如铜墙铁壁般确保万无一失;白天,巡查组的战士们则像警惕的猎鹰,每隔半小时就对重要区域进行一次巡查。他们荷枪实弹,如临大敌,仿佛随时准备与敌人展开一场生死较量,一旦发现敌特不听招呼,便会毫不犹豫地开枪击毙,绝不给敌人任何可乘之机。
尽管困难如重重高山般压在身上,但战士们却毫无畏惧之色。他们心中燃烧着一团熊熊烈火,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绝不能让这些小鬼子的阴谋得逞,一定要顺利完成任务!宁开正带领着 119 团的战士们,发出了激昂的怒吼,这声音犹如惊雷在白山黑水之间炸响,又似战鼓在每个人的心头擂动,激励着他们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宁开正率领着 119 团如钢铁洪流般刚刚驻防下来,尚不足五日,他便惊异地发现河对岸竟也有一支国军部队如钉子般牢牢地安营扎寨。他急忙拿起望远镜,犹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仔细观察起对岸的情况。
透过望远镜,宁开正看到对岸飘扬的旗帜,心中不禁为之一震——那正是他们在路上邂逅过的那支国军部队!他对这支部队的印象刻骨铭心,尤其是那两位英姿飒爽的女兵,解洪英和谢玉兰,此刻宛如翩翩起舞的蝴蝶,轻盈地穿梭在军营之中,忙碌地指挥着士兵们搭建营帐、布置防御。
宁开正的心中犹如被一团迷雾笼罩,满是疑惑和不解,这支远征军究竟是何方神圣?他们历经千辛万苦,从缅甸回国,一路跋山涉水几千里,为何会来到这个地方呢?难道他们真的是来和自己的部队抢夺地盘的吗?
宁开正的思绪愈发纷乱,仿佛被千万只蚂蚁啃噬,他觉得事情愈发蹊跷。于是,他当机立断,决定派遣心腹之人前往对岸一探究竟,务必弄清楚这支国军部队的来意。与此同时,他也如临大敌般加强了自己部队的警戒,以防不测之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