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骑们远远地看到红军陷入了困境,心中顿时狂喜起来,他们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轻而易举地将红军击溃。于是,几百匹马重新聚集起来,调整了队形,又像一阵狂风卷起,同时蜂拥而来,马蹄声响彻云霄,仿佛要将大地都震得颤抖起来。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劳改队中的一位过去的营长钱铿展现出了非凡的机智和果敢。他去年曾经与敌人的骑兵交过手,不仅积累了宝贵的战斗经验,还学会了一首专门用来对付骑兵的歌曲。此刻,他冷静地观察着眼前的局势,脑海中飞速地盘算着应对的策略。
钱营长当机立断,迅速下达命令,让原本一字排开的队形迅速收拢成一个紧密的方阵。“劳改队员”们立刻按照钱营长的指示行动起来。他们分别以卧、坐、跪、立四种不同的姿势握住手中的枪支,严阵以待,等待着敌人的靠近。敌骑越来越近,他们脸上的得意之色愈发明显,仿佛已经看到了红军被冲散、击溃的惨状。但他们万万没有料到,红军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在钱营长的指挥下,布下了一个巧妙的陷阱。
就在敌骑如汹涌的波涛一般,即将冲破红军方阵那看似脆弱的防线的一瞬间,钱营长毫不犹豫地发出了一声怒吼:“射击!”这声怒吼如同惊雷一般在战场上炸响,瞬间点燃了四百多支枪的怒火。刹那间,枪声如爆豆般响起,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火力网,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撕裂开来。
子弹像倾盆大雨一般倾泻而下,带着无尽的愤怒和仇恨,狠狠地砸向敌骑。这火力之猛,简直比机枪还要厉害数倍!每一颗子弹都像是一颗致命的流星,划破空气,直直地冲向敌人。
傅团长和特务连的战士们也毫不示弱,他们紧紧握住手中的武器,将满腔的仇恨都化作了子弹,射向敌骑。保卫局长和他的看守队员们同样毫不退缩,他们用坚定的目光锁定敌人,扣动扳机,让敌人感受到他们的愤怒和决心。
藏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会遭遇如此凶猛的攻击,他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火力打得晕头转向,鬼哭狼嚎。他们的马匹受到惊吓,惊恐地嘶鸣着,四处狂奔,完全失去了控制。
许多藏骑根本无法驾驭受惊的马匹,纷纷被甩下马背,摔得人仰马翻,狼狈不堪。他们在地上翻滚着,试图躲避如雨点般落下的子弹,但这一切都只是徒劳。
红 88 团的战士们犹如猛虎下山一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出击。他们彼此之间紧密配合,不给敌人留下丝毫喘息的机会,让敌人完全无法招架。只见红军战士们如同一股红色旋风,席卷而来,所到之处,敌骑纷纷倒地,惨叫连连。
敌骑们突然遭遇如此猛烈的攻击,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他们两面受敌,被红军的枪弹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伴不断倒下,发出阵阵惨绝人寰的嘶嚎。
敌骑的头目眼见大势已去,心中惶恐不安,开始惊慌失措地指挥部队撤退。红军战士们并没有被敌人的败退所迷惑,他们深知敌人可能会杀个回马枪,因此依然保持着方阵的队形,严阵以待,警惕地注视着敌骑的一举一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红军战士们始终坚守阵地,不敢有丝毫松懈。终于,当最后一名藏骑的身影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时,红军战士们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总司令部首长在接到战报后,原本紧绷的面部肌肉逐渐松弛下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总指挥仔细阅读着战报上的每一个字,对战况进行深入了解。当他看到“劳改队”和 88 团在战斗中采用两面夹敌的“排子枪”战术时,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这种战术能够有效地克制敌骑的机动性和冲击力,无疑是对付敌骑的绝佳方法。总指挥不禁对制定此战术的指挥官们的智慧和勇气表示钦佩。当即决定通令全军学习推广这一战术,让更多的部队能够掌握并运用它,以提升整体战斗力。他深知在战争中,一个好的战术往往能够决定胜负,而“排子枪”战术的成功应用,无疑为今后的战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通令全军的同时,总司令特别提到了那被押解的四百名“劳改队员”。他对这些队员在战斗中的出色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决定全部解除对他们的审查,恢复他们原有的职务。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肯定,也是对整个“劳改队”的全盘否定。
同时,总政委也特别指出保卫局长在战前对“劳改队”进行了严格的审查,甚至有些过分苛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队员们的士气和战斗意志。他的做法并不妥当,应该辞去现职,不再从事这种整自己人的工作,而是直接到战斗部队中去,与敌人真刀真枪地拼杀,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