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紧张的时刻,九连长看到营长陷入了危险之中,他毫不犹豫地从侧边冲了出来。只见他身手矫健,如闪电般迅速奔到禾化亦身边,手中的枪也在瞬间举了起来。
“砰!”一声清脆的枪响,子弹如同流星一般疾驰而出,准确无误地击中了日军石头小队长。小队长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惨叫,就像被重锤击中的沙袋一样,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
这突如其来的枪声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划破了原本的宁静,日军们瞬间陷入一片混乱。他们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地举起手中的枪支,盲目地向四周射击,试图还击。
与日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团那些原本就缺乏战斗经验的士兵们,此刻更是被这激烈的战斗吓得魂飞魄散。他们手中的枪支仿佛变得有千斤重一般,根本无法握紧,身体也像筛糠一样不停地颤抖着。
日军指挥部的少佐岸边一郎听到了枪声,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心中充满了惊恐和愤怒。他万万没有想到,八路军竟然会如此出其不意地发动袭击。岸边一郎毫不犹豫地立即下令让士兵们迎战,同时他迅速抓起电话,分别拨打黎城、榆社和平顺的电话,紧急请求支援。“我们潞城遭到八路军袭击,请求支援!”岸边一郎对着电话,声音中透露出无比的焦急。电话那头的黎城、榆社和平顺的日军却对他的求救表示怀疑。
“你们潞城可是重兵防守啊,联队长大佐还亲自指挥着周围三县的兵马,谁有那么大的胆子敢来虎口拔牙?”电话那头传来质疑的声音,显然他们并不相信潞城会遭遇袭击。
岸边一郎心中充满了无奈,他深知现在已经无法指望外部的援助了,唯一的选择就是指挥自己的下属们拼死一战。他的思维迅速转动,迅速做出了部署:一中队负责镇守北门,二中队负责镇守东门,三中队负责镇守南门,而四中队则负责镇守西门。情况却出乎了岸边一郎的意料。日军的报告传来,称西门并没有敌军进攻。岸边一郎当机立断,立刻下令四中队进入机动状态,随时准备支援其他需要帮助的地方。
就在岸边一郎刚刚完成这一系列部署的时候,八路军特二团的一二两营突然发动了猛烈的进攻。随着一声令下,北城门和东城门瞬间被密集而猛烈的炮火所覆盖。炮弹如雨点般落下,爆炸声响彻云霄,整个潞城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震撼了。
八路军的战士们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高喊着激昂的口号,奋勇向前冲去。他们毫不畏惧敌人的火力,以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斗志,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这些身着八路衣服、佩戴八路标识的军人如同一群猛虎下山,迅速突破了日军的防线。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潞城的大部分区域,将日军逼入了绝境。
在日军的指挥部里,岸边一郎和其他军官们仍然在负隅顽抗,不肯轻易放弃。他们拼命地组织抵抗,试图挽回败局,但面对八路军的强大攻势,他们的努力似乎只是徒劳。
禾化亦见状,毫不犹豫地率领着他的队伍如饿虎扑食般迅速合围上去。他身姿挺拔地站在队伍的最前列,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口中高声呼喊:“小鬼子们听好了,你们已经被我们重重包围,插翅难逃!识相的就赶紧放下武器投降吧!”他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战场上炸响,震耳欲聋,不仅让敌人闻风丧胆,也让己方的战士们士气大振。战士们纷纷响应禾化亦的呼喊,齐声高喊:“小鬼子,投降吧!”这喊声如同汹涌澎湃的海浪一般,一浪高过一浪,响彻云霄。
面对如此强大的压力,这帮鬼子竟然毫无惧色,誓死不降。他们紧紧地依靠着那坚固得如同铜墙铁壁一般的工事,负隅顽抗,不肯有丝毫的退缩。
白营长和许营长得到消息后风驰电掣般地赶到了现场。他们亲眼目睹了敌人的顽固抵抗,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经过一番紧急商议,他们果断决定采取更为强硬的手段来对付这群冥顽不灵的敌人。
白营长目光如炬,他迅速指挥迫击炮手调整好射击角度,将炮口对准了日军的指挥部。随着他的一声令下,炮手们毫不犹豫地扣动了扳机。“轰轰轰……”一连串震耳欲聋的巨响过后,只见一栋楼房在瞬间被炸得四分五裂,烟尘滚滚,遮天蔽日。
在这漫天的尘土飞扬中,岸边一郎等一众日军军官被炸得如断了线的风筝一般,直直地飞上了天。至此,这场惊心动魄的激烈战斗终于画上了句号。
战斗结束后,战士们并没有丝毫的松懈。他们迅速而有序地开始清点战场,将那些还活着的敌人一一押解起来。同时还打开了日军囤积的粮仓,将里面的粮食分发给当地的百姓,让饱受战火摧残的人们能够暂时填饱肚子。人们争分夺秒地抢运各种物资。一箱箱的枪支弹药、一袋袋的粮食、一床床的衣服和被子,被源源不断地装上车辆,运往城外。
街头巷尾,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目睹这一壮观的场景。他们的目光紧盯着那些忙碌的八路军战士,眼中充满了感激和敬佩之情。路边一位老大爷满脸惊诧地看着这一切。他喃喃自语道:“真是没有见过八路军是从哪里来的啊!这周围六七十里都没有听说有八路军。他们简直就像是从天上突然掉下来的神兵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