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愁鬓僵立在原地,离青殷炽热的体温透过衣衫渗进来,像烙铁般灼烧着他的皮肤。
少年红透的耳尖在眼前晃动。
洛愁鬓的记忆如决堤的洪水,将他彻底淹没。
鱼知许和云悉易回宗那日的调笑犹在耳畔回响。
当时他站在竹林外,月光为竹叶镀上银边,云悉易和鱼知许的身影在竹影间若隐若现。
“离师兄每次见了‘师父’,耳尖都会红得像要滴血。”
鱼知许的声音带着少女特有的狡黠。
云悉易轻斥道。
“休要乱说,青殷天赋出众,不过是太过专注罢了。”
那时他只当是玩笑,转身离去时还带着淡淡的笑意,却不知从那一刻起,命运的丝线已悄然缠绕。
此刻,怀中少年的呼吸灼热而急促,洛愁鬓却感觉浑身发冷。
他想起离青殷初入门时的模样——那个夜晚,少年蜷缩在他的屋子一角,衣衫褴褛,怀中却死死抱着一枚玉佩。
当那双猩红的眼眸望向他时,洛愁鬓心中就会闪烁起曾经被离青殷父亲救助的恩情。
从那天起,这个倔强的孩子就成了他最闹心的弟子。
教他御剑时,离青殷总是摔得遍体鳞伤,却从不喊疼,总说:“再来,下次一定比您、老、人、家快。”
学符咒时,少年专注的侧脸会被烛火映得通红。
这些回忆曾让洛愁鬓倍感欣慰,可如今想来,每一幕都蒙上了暧昧的色彩。
他记得有年生辰,离青殷捧着一坛桃花酿,耳尖泛红地说。
“弟子亲手酿的,师尊尝尝。”
可十五岁的离青殷最讨厌他,他还以为离青殷下毒药给他才那么勤奋。
虽然事实确实如此,但下的药也仅仅只是修士可以随意化解的毒。
但酒确实是少年亲手酿的。
那坛酒的香气至今仍萦绕在鼻尖,甜中带涩,恰似此刻的心境。
还有三界大比前夕在藏书阁,离青殷为取高处的典籍,不小心从梯子上跌落,是他眼疾手快将人接住。
四目相对的瞬间,少年慌乱的眼神和自己剧烈的心跳,都成了无法言说的秘密。
宗门戒律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师徒训诫》中:传道授业,当存浩然正气;尊卑有序,不可生觊觎之心的字句,此刻在脑海中反复回响。
他想起往届弟子因违背师徒伦常而遭受的惩罚,逐出宗门已是轻的,更有甚者被废去修为,永世不得超生。
若是此事败露,离青殷会面临怎样的境地?
而他,又该如何自处?
洛愁鬓闭上眼,试图用修炼多年的定力平复心绪,可越是压制,那些被刻意遗忘的画面就越是清晰。
离青殷在剑场上挥剑的英姿,修习法术时认真的模样,还有偶尔流露出的脆弱与依赖,每一个瞬间都在啃噬着他的理智。
他曾以为这些情感纯粹而自然,是师徒间的关怀与信任,可如今才明白,有些情愫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变质。
三百年的修行,他经历过无数次生死考验,在雷劫中淬炼元神,在万魔窟里与上古凶兽对峙,却从未像此刻这般手足无措。
他是离青殷的师尊,是看着他从稚童成长为少年的长辈,肩负着传道授业、护他周全的责任。若放任这份情感,不仅会害了离青殷,更会成为宗门的笑柄,辜负祖师爷的期许。
可怀中少年的体温如此真实,那股若有若无的桃花香如此熟悉,让他如何能狠下心推开?
洛愁鬓想起藏经阁中那些关于情劫的记载,无数修士因情堕魔,万劫不复。
他自诩心志坚定,却发现面对这份禁忌之恋,竟如此不堪一击。
山风呼啸而过,卷起离青殷散落的发丝,轻轻拂过他的脸颊。
洛愁鬓想起离青殷说过的每一句话,那些带着敬仰与依赖的“师父”,此刻都成了最温柔的枷锁。
他想起少年在他面前展露的每一个笑容,单纯而炽热,不掺任何杂质,又怎能忍心去伤害?
若是拒绝,离青殷会有多难过?他能承受得住这份打击吗?
可若是接受,等待他们的又将是怎样的未来?
宗门的规矩、世人的眼光、修行的大道,每一样都像横亘在眼前的天堑,难以跨越。
洛愁鬓只觉头痛欲裂,三百年的智慧在这一刻荡然无存,只剩满心的纠结与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