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蠹民(1 / 2)

春申战场的硝烟飘到景州城时,许周的马车正碾过护城河结着薄冰的石板。

他掀开锦帘一角,料峭寒风裹着融雪的气息扑面而来,远处城楼上青底银纹的“卫”字旗在晨光中猎猎作响。

市集比想象中热闹些。

当铺门前排着长队,几个北奚牧民正用成袋的盐巴换粟米,腰间皮囊上烙着卫王府的飞鹰印。

巡防的景州军披甲执锐,铁靴踏地的声响惊起瓦檐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过许周眼前。

裹着羊皮袄的牧民与短衫草履的汉人蹲在道旁,用生硬的官话讨价还价。

“正则元宝!只要大燕官铸的铜钱!”驼背老丈的吆喝穿透市集喧嚣。

许周循声望去,见粮店前的队伍蜿蜒如蛇,百姓们攥着铜钱的手冻得通红。他特意眯眼细看那些钱币——果然都是新铸的南燕制钱,北燕私铸的劣币早已不见踪影。

车轮碾过青石板时的颠簸让许周扶稳了腰间玉带。

这卫晋之地三年前还是饿殍遍野,如今竟连市井小贩都敢拒收北燕钱币。他想起临行前郭桓在宫墙下的冷笑:“许大人此去,莫不是要给新主子递投名状?”

“大人,卫王府到了。”

车帘外传来亲卫刻意压低的声音。

许周整了整金线貂裘,却在踏出车厢时愣住。

朱漆门楣下不见石狮镇守,两只昂扬振翅的铁铸苍鹰爪下抓着青铜战鼓,北奚王族的狼首图腾盘踞在檐角,被春日镀上一层淡金。

门前侍卫皮甲外罩着羊毛短袄,腰间弯刀与中原制式横刀并悬,刀柄镶嵌的绿松石在日光下泛着幽光。

“大燕少府监许周,奉旨犒军——”

许周捧着黄绫卷轴立在影壁前,春寒顺着织金官袍钻进后颈。

庭院里飘来烤羊的香气,混着青铜火盆里燃烧的松脂味。他注意到廊下挂着北奚样式的羊毛毡毯,暗红纹路里却绣着中原的万字纹。

“下官镇北都督周令齐,见过钦差大人。”

青衫文士从月洞门转出,襟前银线绣的北斗七星在日光下泛着冷光。

许周打量这个传说中的流民谋士——布衣草履,唯有腰间玉带上嵌着颗鸽血石,倒像是从北奚贵胄身上扒下来的。

“本官奉旨犒军,王妃何在?”许周将圣旨举高半寸,金丝滚边的袖口扫过周令齐肩头。

“王妃与李都尉正在校场点兵”,周令齐抬手引路时,露出腕间一道箭疤,“大人若要宣旨,不如移步军营?”

许周跟着转过后院角门,忽然停住脚步。

马厩里拴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额前金饰缀着狼牙,马鞍上搭着件火红狐裘——分明是女子样式,却浸着铁锈般的血腥气。

周令齐领着许周策马而行,少府大人翻身上马时,听见自己牙关相击的轻响。

春寒浸透重甲,沿途所见景州军士却个个额头冒汗——他们背负的箭囊装满白羽箭,马鞍旁悬着的不是干粮袋,而是裹着油布的震天雷。

大营设在城西桦树林。

校场辕门大开时,许周听见弓弦震响。

百步外的箭靶插满雕翎箭,有个窈窕身影正在挽弓。北奚样式的银甲裹着纤细腰肢,箭袖上金线绣的蔓草纹随动作流转,当那女子转身时,许周手中的圣旨差点跌落。

“王妃,钦差到了。”李中悄无声息地出现,他手指始终搭在刀柄上,甲胄下隐约露出常配的玄色里衣。

哥舒衔月卸下臂鞲的动作顿了顿,耳畔明月珰晃出碎银般的光:“有劳大人远来”,她接过侍女递上的帕子擦手,腕间金跳脱碰出清响,“只是军营简陋,怕是要委屈钦差在此宣旨了。”

许周展开圣旨时,发觉自己的声音比往日尖利。

诏书里那些“忠勇可嘉”“赐金千镒”的套话,在呼啸的北风里显得格外苍白。他偷眼望去,哥舒衔月跪接圣旨的仪态堪称完美,唯有发间金步摇纹丝不动——这草原公主竟把南朝礼仪学得分毫不差。

“……望尔等勠力同心,共御外侮。”

最后一句念完,许周额角已渗出冷汗,校场四周响起整齐的甲胄碰撞声,不知何时聚来的将士们山呼万岁,震得他心惊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