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2 / 2)

一种是玉石,一种是木材。

缅国这两种资源非常的丰富,创世军有多少收多少。

封彪加速赶回港岛。

接下来的大采购,需要他坐镇中枢。

经过统计,龙腾帮本身能加入的产品,主要是方便面,奶茶,烟酒,糖果,茶叶,衣服,鞋子。

至于粮食,依然是选择和糖王合作。

其他基础产品,那就需要进行大采购。

数量如此之大,价格最低的区域,必然是东大。

不去那里赚钱经商,但买东西,还是可以的。

派出人,去进行大量采购。

然后就是东南亚其他国家地区。

像手电筒,暖壶,茶缸,棉服,袜子,肥皂等等。

肉类,封彪选择让封百变,加急从袋鼠国采购。

药品的采购,就比较难办。

周边各国,药品制造正是飞速发展时期。

便宜药只有阿三有一些,只能尽量采购。

然后就是在港岛、霓虹国、棒子国等地区,选择价格低廉的药品,全力采购。

不看其他,只看价格。

当然,也在港岛采购了一批价格高的特效药。

尤其是针对寒冷地区病症的药品。

这些药,一部分会留给库库林他们,以作防备。

其他的会交给乌科懒当局,留做储备药。

人情世故,封彪多少还是懂一些的。

这么大范围数量的采购,可是吸引了很多商人。

刚开始还需要封彪派人去联系厂家。

没过几天,就是厂家来人找龙腾帮谈合作。

货品基本是装满一船,就朝外发一船。

根本不存在压货的情况。

船不够用,还租用了鲍船王的船,这才有所缓解。

经过前几年航运业的大衰退期,港岛之前有名的四大船王,除了把船处理给封彪的鲍船王,基本都损失惨重。

封彪之前不是没想过向其他几家购买货船。

但限制于当时资金紧张,最终没有达成。

好在随着这些年,之前从周边地区各大船厂,订购的货船,不断的在交付。

这也让蓝海船运的货,不至于积压太多。

这次也是一个例外。

其他的船队,没有龙腾帮为主业务的大客户来源,还在挣扎求生中。

龙腾帮旗下的产业,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蓝海船运就算不接其他人的业务,也不会缺少业务。

还没等到物资送达乌科懒,毛子国就迎来了新的变化。

1987年9月份,美丽国总统李根,在白房子宣布,美苏已就销毁中程核导弹达成初步协议。

虽然暂时还没有签订协议,但两国之间的紧张气氛,已经大大缓解。

毛子国,并没有迎来想象中的轻松。

反而随着这次的转变,有更多人失业。

极大的影响了国家的整体稳定。

毛子国极度缺乏外汇,导致高精尖设备,没有钱从国外进口。

长时间把发展中心放在了军工重工业上,导致农业和民生轻工业被忽视。

军工产业这一放缓,社会彻底没了发展动力。

戈尔巴乔福很头疼。

他想做点什么,来改善国家整体环境,虽然他也搞了农业承包改革制,但已经晚了。

留给他改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可就在这个时间段,他却收到克各勃传来的消息。

乌科懒地区的物资,比其他地区丰富的多。

而且社会稳定度,远超别处。

其中有涉及到管制军事物资转卖现象。

克各勃询问他的处理意见。

戈尔巴乔福刚开始很愤怒,但随后就被‘物资丰富’,‘社会稳定’吸引了心神。

处理人员,什么时间都可以。

如果能借鉴他们的发展模式,是不是能有效缓解国家的紧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