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8章 工器汇典(1 / 2)

正德元年十二月初四,雪光从文渊阁雕花窗棂斜切而入,在鎏金木案上投下冰纹阴影。朱厚照身着青衿儒衫,指尖叩击着新铸的「考工院印」——印纽为铁锚造型,底部「工」字暗纹与王巧儿腰间的验铜符严丝合缝。掌院编修李东阳捧着《工器汇典》未定稿,书页间夹着松烟墨染过的验铜片,墨痕里的铅斑样本来自昨日查抄的刘瑾私铜。

「验铜女史可曾到职?」朱厚照忽然开口,目光扫过檐下悬挂的「敬一箴」匾额。

「回陛下,」杨廷和掀开竹帘,身后跟着身着粗布襦裙的王巧儿——她腰间别着算珠袋,裙角绣着极小的锚链纹,正是铁锚会的新徽记,「王姑娘已在偏殿校准验铜镜片。」

王巧儿踏入正堂,袖中滑落一张薄铜片,上面用朱砂写着「螺旋纹张力九斤四两」。李东阳瞥见字迹,惊觉那是《梦溪笔谈》「器用」篇的改良公式,却被匠人用算学符号重新演绎。

「陛下,」王巧儿福了福身,取出三棱镜片——边缘仍有未磨平的毛刺,「昨夜试铸的「龙骨火铳」已通过三炼三验,铜料纯度达九成二,射程增至三百一十五步。」她展开牛皮图纸,双螺旋膛线的剖视图标注着「宝船龙骨力学结构」,实则是根据朱厚照提供的《西洋火器图说》改良。

朱厚照颔首,转向李东阳:「李爱卿,《工器汇典》「冶铜篇」可曾收录「验铜十七法」?」

「已按陛下要求,」李东阳翻开书稿,「将松烟墨验铅、光影透砂等术,附会为《考工记》「金有六齐」之遗法。」他顿了顿,目光落在王巧儿的算珠袋上,「只是匠人算学部分......」

「算学乃「六艺」之一,」朱厚照截断道,「让王女史在书中增补「匠作算例」,就用她改良的弹簧张力公式。」他忽然取出书包残片改制的镇纸,现代织物纹理在雪光中若隐若现,「太祖曾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算学便是匠人的利器。」

此时,户部尚书王琼匆匆入殿,手中攥着《匠班银试算疏》:「陛下,江南织工联名上书,愿以半年收入换脱籍......」

「准了。」朱厚照掷出《江南织工收入密报》,「但需注明:脱籍匠人仍需每年为考工院效力三月,此为「以工代役」,不算破祖。」他看向王巧儿,「王女史,你祖父参与过永乐宝船铸造?」

「回陛下,」王巧儿摸出铁珠,珠底「景明」二字与案头的「太宗验墨符」形成呼应,「先祖父曾任龙江船厂提举,遗训言「锚链九炼,可铸国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