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6章 举证刘瑾(2 / 2)

「王尚书可知,」刘娘娘展开《火德火器秘录》,内页夹着王巧儿的《螺旋纹张力计算稿》,「废窑厂匠人改良的「龙骨火铳」,闭锁装置弹簧张力精确至九斤四两——此等算学造诣,难道比士大夫的「之乎者也」低贱?」她忽然取出燧发装置模型,「此装置经匠人王巧儿校准十七次,误差小于三分,敢问王尚书,您写《礼经注疏》时,可曾这般精细?」

王琼哑口无言。朱厚照趁机道:「朕意已决:设考工院,隶礼部,命李东阳兼领院事,匠人王巧儿为验铜女史。」他指向牛二虎,「今擢升匠人牛二虎为尚工局铸铜监丞,专司火器质检。」

刘瑾见势不妙,忽然叩头:「陛下若信匠人,老奴愿辞去东厂职务……」

「辞得好,」朱厚照轻笑,「但周洪谟供出的十万斤铜料去向,刘卿还没说清楚。」他掷出晋商账本,「河间府李记铜坊私铸火德铜,每斤含铅砂八两,你敢说不知情?」

账本摔在刘瑾面前,他望着熟悉的笔迹,忽然想起昨夜周洪谟在诏狱的惨叫——那曾是他最信赖的「火德」喉舌,如今却成了咬向他的利刃。

「锦衣卫,」朱厚照缓缓起身,「带刘卿去诏狱,与周洪谟当面对质。」

刘瑾被拖走时,玉带扣上的星君像磕在金砖上,碎成两半。刘娘娘望着那碎片,想起废窑厂匠人说的「锚链九炼,可铸神器」——神权的碎片,终究抵不过匠人手中的锻锤。

早朝散时,杨廷和留到最后,望着刘娘娘袖中的三棱镜片:「娘娘的「镜子」,竟能照见铅砂纹理。」

「此镜由废窑厂匠人熔宝船锚链所铸,」她摸出王巧儿给的应力计算稿,「匠人说,这叫「光影透铅」,比松烟墨更锋利。」她望向殿外正在竖立的「工」字旗,旗面绣着废窑厂的「龙骨纹」,「往后的朝堂,该让匠人用算盘说话了。」

朱厚照在偏殿换下龙袍,摸出书包里的《西洋火器图说》,内页夹着王巧儿的「螺旋纹改良图」。他忽然想起废窑厂雪夜,巧儿眉心间的墨渍与现代图纸的激光切割线重叠——原来五百年的时光,不过是匠人掌心的一道老茧。

雪停了,考工院方向传来「龙骨火铳」试射的轰鸣。朱厚照望向窗外,见刘娘娘正与牛二虎核对验铜数据,她的赤金翟衣下摆扫过积雪,露出内衬的「工」字暗绣与废窑厂「铁锚」徽记交织。他忽然轻笑,原来「锚凤共生」的火漆印,早已在匠人的炉火中,锻成了大明的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