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百五十多块钱,都是方桂桂一个人,辛辛苦苦攒下来的。
只靠她一个人,邱强没有帮忙。
她一个人,早出晚归的去海边赶海,所有的收获,都拿到蔡泽阳的代销点卖。
邱强不是没有帮忙,他帮着搬运海货,到蔡泽阳的代销点卖。
邱强不是主要的劳动力,但也有苦劳。
“好。后天,我们大队到公社的路也修好了。那时,我也有时间,给二妹把缝纫机送过去。”
一百六十块钱的进账,在蔡泽阳多次赚钱的进账数目中,不算多,但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明天蔡泽阳请假一天,要去供销社进货,所以睡得也早。
第二天凌晨三点醒来。
蔡泽阳揉了揉睡眼朦胧的双眼,先行查看空间里的物资,今天新增的物品是玉米。
黄亮亮的玉米,看着就很甜。
今天去公社,除了给代销点进货,正好可以把空间里积攒了上百斤的番薯拿出来,和今天新增的十斤玉米拿回来。
他侧过头,借着空间的光芒,看到蔡敏君姐妹七人的脸庞,很是无奈。
入住新房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他一直想着,让蔡敏君,蔡雅诗,蔡冬儿和蔡云昕这四位上小学的孩子,都去各自的房间睡觉。
迄今为止,还没有成功。
他无奈,可他也无可奈何。
蔡泽阳再次转头,看向依然在燃烧的火盆,告诉自己。
没事,他可以再等等,等天气热一点,没那么冷,再让她们姐妹几个人,去各自的房间睡。
如今天气寒凉,让她们姐妹几个睡在各自的房间,他还是有点担心。
他担心她们姐妹几人踢被子,冷着自己。
房间里没有燃烧的木炭,睡得都没那么舒服。
蔡泽阳缓慢起身,依旧往两个火盆里加了几块无烟木炭。
温度高了些,他需要添加的木炭,也能适当的减少。
木炭加多了,空气干燥,容易让人燥热。
蔡泽阳轻手轻脚地出房间,打开通过代销点的院门,来到代销点的院子,看了一眼院子里整齐摆放的三十二口水缸。
昨天下午,蔡于飞,蔡水川,蔡瀚阳都说了,从今天开始,代销点院子里的这三十二口水缸,都交给他们三个来干。
蔡泽阳今天凌晨,就不用去挑水了。
他进到代销点,整理着这段时间售卖的物品,以及需要进货的物品,都写进小本子里。
整理好后,他发现才过了两个小时。
天还没亮,他打算去海边,赶赶海。
蔡泽阳不是从新房子的院门出去,而是打开代销点的院门。
一打开,就看到手里提着凌晨的收获而来的蔡于飞,蔡水川和蔡瀚阳。
三人走在路上,都有种明里暗里在较真的感觉。
当他们看到院门被打开,蔡泽阳站在门口看着他们,他们快速地跑过来。
蔡水川的肩膀上,还挑着一副扁担,两边各有一个水桶。
“大堂哥,我知道你家只有一副扁担,木桶也只有两个,所以我自己带了工具。”
蔡瀚阳一拍脑门,他出门时,就想着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东西。
刚刚跟蔡水川一起来的路上,他都没有想起来。
直到蔡水川提到这么一回事,他才想起来。
蔡瀚阳把装满收获的胶桶放下,匆匆说道:“我现在就回去!晚点就来。”
说完,马不停蹄地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