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好工具的众人,听着大队长的指挥,到了不同的地方。
蔡泽阳,蔡于飞,蔡建良,蔡明文都在一块区域,干活的同时还有照应。
这是集体的劳动,大家干的非常有干劲。
附近大队的村民,看到他们大队开始修路,都面露羡慕。
“蔡家村大队有钱了?说修路就修路啊?”
“嗯嗯。我敢确定,他们大队就是有钱了。你们没看到拖拉机吗?天天都来两回,他们大队卖海货的钱,肯定不少!”
“我家大侄女还没嫁人,要不找媒婆介绍介绍?感觉嫁去蔡家村大队也不错。”
“我家外甥女也还没嫁人,到时候打听打听。他们大队手里的钱多,日子过的肯定没那么苦。”
“我们大队也有开代销点,怎么就没有那么好呢?到底差在哪里?”
“可能是因为我们大队的代销点不想努力,只想在家里躺着,偶尔开门卖点东西吧?”
“要不?我们后面也拿来蔡家村大队卖吧?明明我们也靠近海边,怎么就不能有钱呢?”
“我也是这么想的,摊上这么一个懒得开代销点的负责人,我也变懒了。从下午开始,我就去海边赶海!”
“走走走!不要等下午了,现在就能去。他们大队的代销点,现在也开着。我们过去,都是有人的。为了赚钱,我们快点走!”
“行,那我们现在出发!”
蔡泽阳没想到,修路,竟然还能把附近大队的人们都鼓舞地干活。
代销点的收购量,再一次新增不少。
供销社收购部已经研究出不少可以长途运输海货的方法,丝毫不怕蔡泽阳的代销点,收购太多的海货。
有了能让海货正常运输的技术,他们现在巴不得可以收购多点海货。
他们供销社的收购部,还可以多赚点钱。
修路的众人,干的热火朝天,大队长抬头看了看太阳,已经快到他们的头顶。
不远处支起灶台的妇人们,已经把午饭都准备的差不多。
做饭的妇人们都是妇联主任联系并邀请她们来帮忙的,其中就有蔡泽阳的三婶梁芳华。
她的厨艺,比很多大队里的妇人都好。
要做饭,首当其冲就是邀请她。
没一会儿,做饭那边就传来了吆喝。
“开饭了!收拾收拾手里的东西,来吃饭了!”
妇联主任大声地吆喝一声,干着活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抬起头,看向临时灶台的方向。
大队长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朝着努力干活的人们说道:
“走!我们去吃饭了!”
蔡泽阳收起手里的工具,把蔡于飞,蔡建良和蔡明文喊过来,走到大队长身边。
“大队长,我奶做了我们的饭,这段时间,我们回家吃,就不麻烦大队长了。”
大队长想着,他们几个男人回家吃饭,队里还能省下一点粮食。
他爽快地答应了,“好。你们记得看时间,下午一点半就要来干活了。”
大队长抬起他手里不知道从哪儿掏回来,不知道经过几手的老式手表。
蔡泽阳点头,去临时灶台那儿,把他三婶梁芳华,一同喊到他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