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泽阳站在原地,被村民们的话,反复鞭策。
他默默地听着,以前的自己,名声很臭。现在就是听着,警醒自己,对邓小英心软,是不可能心软的。
每个月给固定的孝顺粮,给多,是不可能给多的。
他给疼他的爷爷奶奶,就算他们不要,给小黑狗吃,也不会给他们!
至于蔡敏君说,蔡国春偷偷对她们姐妹几人好,那就让她们姐妹几人孝敬蔡国春,他不参与其中。
邓小英听着村民们的话,想反驳,架不住她们人多势众。
蔡敏君姐妹几人被村里的小伙伴围着,开心地玩着。
“小君,你爸爸好厉害啊!那么大头野猪,说抓就抓!我以后可以经常跟你一起玩吗?”
“小诗,我跟你岁数差不多,我们俩可以经常在一起玩哦。我听说年后你们要去上学了,我爸妈也让我年后一起去上学。到时候我们就是同班同学了,还能一块儿去上学呢!”
希望小学在蔡家村大队,柳江大队和柳家村大队的中间——方屋大队。
附近几个大队念书的孩子,都会去希望小学。
别看有四五个大队在附近,但一个班的学生,连三十人都没有。
年后,读小学的人数,应该会增长不少。
“可以啊。到时候我们一起去上学。”蔡雅诗欣然同意,他们妈妈所在的大队就是方屋大队。
他们上学的希望小学,在外公和外婆家的另一边,有一段距离。
随着猪杂粥熬煮,一股浓郁的香味飘散开。围在附近的村民,用力地吸着。
猪杂粥对他们来说,是细粮,也是荤菜。
蔡建国看锅里的大米都熬烂了,整锅猪杂粥都变色了,香得很。
“每个人回家拿自己的碗,没有碗的,都不能装啊。我这儿有大勺子,每人就一勺子,装过的都不能装。大家互相监督,坚决不能出现这样的行为哈!”
听到大队长的话,村民们匆匆回家拿自家的碗,他们可是看过了,大队长手里拿着的勺子可不小。他们回家拿的碗,可不能小了。
转头一看,有些村民都已经准备好了。
在人群中,还有蔡泽阳的三叔三婶,小叔小婶一家。蔡泽阳朝着他们挥挥手,让他们到前面来,打招呼。
“三叔,三婶,小叔,小婶,你们带堂兄弟姐妹他们排在前面,我给你们装猪杂粥。”
蔡国秋和梁芳华对视一眼,带上自己的儿孙们走上前。
蔡国冬和何美玲跟着哥哥嫂嫂,也带着儿孙们一同排上前。
蔡泽阳看着叔叔婶婶们后面跟着的堂兄弟和堂姐妹,还有他们的孩子们,心里还是有点感慨。
叔叔婶婶们比他爸妈能生,他们的儿子们,也能生。
三叔蔡国秋和三婶梁芳华有五个儿子,三个女儿。女儿们都已经出嫁,嫁到附近大队,平时回娘家很方便。
五个儿子都结婚了,家里都有两个孩子。
蔡泽阳看了眼,有两个弟媳,肚子里明显都怀着。
小叔蔡国冬和小婶何美玲有六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还没有嫁人,但已经在谈着,想必年后就能办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