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泽阳、方正宏和王秋三人,在代销点忙到下午五六点,瞧着外面的天色渐渐昏黑。来代销点购买东西的村民,还剩下一两个,三人一同把他们招待好后,蔡泽阳把村民送出去后,就去把院门关上。
余光瞥见空荡荡的门板,想起上辈子看过的营业牌,他决定自家也做一个。
营业的时候写‘开门’,歇业的时候写‘休息’。
方正宏大步匆匆地走过来,“下午那几个货架还没拿回来!我现在去拿!”
一开始说好,王秋从自家回来,就是他去安大贵家拿货架的时候。好巧不巧,正好碰上蔡泽阳推着一大车商品的板车回来,他们就一块儿帮着卸货,放货,卖货。
忙着忙着,时间就到这个点了。货架,到现在都还没有拿回来。
蔡泽阳摆手婉拒,“爸,天快黑了就不去了,我们先弄今天晚上的晚饭,吃饱了你们也早点回去。天黑,路不好走。”
他拉开院门,“我出去一趟,有点东西要拿回来。明天,我再去大贵叔那儿,把货架拿回来。”
说完这句,蔡泽阳走出院子,到外面逛了几圈。回来时,手里提着二十斤压缩好的棉花。
进院子里就看到王秋和方正宏在做晚饭,蔡敏君姐妹几人在帮他们俩,做她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蔡泽阳关上院门,锁好。提着二十斤棉花拿进房间放在床边,喊了一声。
“婉怡。”
他看了看房间内,女儿们都出去了。只剩下小七蔡玉竹在床上呼呼大睡,他把床边的椅子拉近几分坐下。
“我今天弄了二十斤棉花回来,弄两斤给我妈做一身衣服。还有十八斤,我想带去给六婶子,让她帮忙做我们一家人的衣服。你给敏君做的棉袄,你看看是过年给她穿,还是晚点再穿。”
方婉怡听着蔡泽阳的话,大概能猜到他想说的话。
“距离过年还有25天,让六婶子给我们一家人做新衣服,完全来得及。还有爷爷奶奶,他们明天回来,要在三叔和四叔家住很长一段时间。我打算也让六婶子,做他们的棉袄。”
蔡泽阳想到爷爷奶奶,很期待明天可以和他们相见。也不知道,他们知不知道,他们一直挂念的大孙子,现在醒悟了,还在村里开了一间代销点。
本事不算很大,但起码现在做出的事情,能够让二老安心。
“没问题。那明天你去六婶子家,让她帮忙做一做衣服。上回做敏君她们的三床小棉被,你给了多少东西?”方婉怡问道。她看着床边正在缝制的布料,她要给每个女儿亲手缝制衣服的心思,更加强烈。
“没多少。六婶子收的都是平常价,不知道明天让六婶子做多几身棉袄,能不能优惠一点。”
蔡泽阳低头看着地面上的二十斤棉花,“明天得早点去,别让别的村民看到。不然,我怕这些棉花都保不住。”
他想起今天来买棉花的村民,有几个脾气冲的,激动的都快跟别人打起来,就怕别人买多了棉花,他们就买少了。悄咪咪地,他今天就卖了五十斤棉花,得到了不少棉花票和钱。
让村民们,得到了温暖。
“今天下午我听到隔壁好热闹,我什么时候才可以出月子啊?我也想帮忙……”方婉怡好想参与其中,每次听到隔壁的热闹,她都觉得有点落寞。可每次看到小七的睡颜,她有种被治愈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