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玉白兵种,东吴水师!(1 / 2)

地球第一领主 十曜 2236 字 9小时前

玉白兵种,东吴水师!

夏天开口一句话,让整个东吴王朝脸上都浮现出错愕的表情。</p>

“什么,我没听错吧?一个城池!”</p></p>

“一个城池,那不是十万人以上……怎么可能会有这样庞大的战船?”</p></p>

不要说是周泰、太史慈了,就连周瑜听到这话都显露惊色。</p></p>

毕竟,作为水师都督他可是十分清楚,战船这东西在正常范围之内不算什么。</p></p>

因为,太小的船难以配置大量的器械和人员,无法承当军事用途,没有远洋能力。</p></p>

毕竟,体型越大对于材料的质的要求也越高。</p></p>

别的不说,光是造船所需要“龙骨”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p></p>

而东吴王朝的“战争楼船”虽然因为是“活的”,倒是可以从小型的“走舸”培养为中型的“艨艟”,再到超大型的“楼船”。</p></p>

但是最终也一样要受到“船灵”本身的品级限制!</p></p>

如今,整个东吴王朝最为强大的战船,也就是这一艘“旗舰”。</p></p>

而像是乾夏王朝这种能够承载十万军力战船,实在让人难以想象到底有多大。</p></p>

“严格来说是捡了一些便宜。那一条名为蜃楼的战船原本是始皇帝举国之力打造,为自己寻仙之用的……后来机缘际会为我乾夏王朝所得!”</p></p>

“认真说起来,论打造战船的功底。我乾夏王朝肯定是比不过东吴王朝专业,还需要东吴请教……”</p></p>

虽然一句话镇住江东英豪,但夏天口中倒是谦虚了。</p></p>

“蜃楼”原本是秦始皇为了自己东游寻仙、找到长生不死药所准备的“行宫”,其面积之大堪比一座小型城池,可以抵御任何风暴,更是由公输家和阴阳师合力共同打造而成。</p></p>

而在“造船”技艺的方面,乾夏王朝本身取出也并不差。</p></p>

不过,造船这种事情,比起造房是两码事,想要设计出真正强大的战船,无疑需要花费不少功夫。</p></p>

而乾夏王朝,恰恰也缺少靠自己去慢慢积累的时间。</p></p>

相比之下东吴作为以水战为主的气运王朝,其本身的战船制造技术已经十分成熟。</p></p>

尤其是这些能与战船融合的异种“船灵”,对于夏天来说也颇为具备吸引力!</p></p>

因为,越是庞大的战船,其操纵需要的人员越多。</p></p>

要知道,“蜃楼”光是日常操纵就需要上万人才能够做到。</p></p>

毕竟那一头“龙鲸”仅只是器灵,整个“蜃楼”严格来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活物”。</p></p>

而东吴王朝的“战争楼船”则属于“异种”,不仅仅可以培养,甚至还有繁衍能力。</p></p>

如果能够与乾夏王朝的“元辰秘境、洗髓血池”的力量结合起来,绝对可以快速发展起来一支极为强大的水师!</p></p>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p></p>

“原本以为这些诗句只是传说,没想到真有‘蜃楼’存在,让瑜觉得青莲居士定是亲眼看过那始皇的龙船,方才写出这样大气磅礴的诗句!”</p></p>

“夏将军谦虚了!在这造船之道上,东吴虽然有几分心得,但是乾夏王朝拥有的蜃楼,却超过了我东吴任何一艘战船!”</p></p>

“待到此间事了,我们双方倒是可以进行一番造船之术的交流,想来都能够受益匪浅……”</p></p>

随后,端起船上一个茶杯微笑说道。</p></p>

“到那时候,我也正好可以去见一见孔明……”</p></p>

而后周瑜话语一转又落在了诸葛亮的身上。</p></p>

目光也一下子显得有几分凌厉。</p></p>

互相之间虽然惺惺相惜,但更大程度上还是属于“敌人”。</p></p>

哪怕周瑜并非演义中一样气量狭小,小肚鸡肠,也难免心中会有所介怀。</p></p>

“孔明慧眼识人,更掌握奇门遁甲之术,能观天机,选择乾夏王朝,可见乾夏王朝的国主,定然是人中之龙!”</p></p>

不过,周瑜并没有表现出明显情绪,甚至还夸赞了一下子夏天的“本体”。</p></p>

“公瑾所言不错……我之前在贵国听到不少人面露自豪讲述陛下事迹,感觉比起那汉高祖与霸王都不不逊分毫……”</p></p>

鲁肃口中也不乏称赞之语。</p></p>

好吧,之前诸葛亮与他说的时候也只是说了夏天堪比古代春秋五霸,齐恒晋文……到了如今,就成了“高祖霸王”。</p></p>

想来等见到孙家两兄弟,恐怕已经比肩“秦皇汉武”了!</p></p>

不得不说,像是鲁肃这样说话好听,性格更是好的人,确实擅长于充当迎接使者,让客人心中舒坦。</p></p>

“原来如此,孔明那时候,竟然是文和先生亲自邀请进入永恒之地了吗?”</p></p>

双方在楼船赶路过程中,谈天论地,交谈甚欢。</p></p>

在知晓贾诩也在乾夏王朝,甚至诸葛亮是应其之邀后,周、鲁两人更是对视一眼,显露恍然之色。</p></p>

如今知晓这其中有贾诩的功劳,倒是有些明白了。</p></p>

整个三国时代,要论智谋或许诸葛孔明当仁不让,但要论人情世故,老狐狸贾诩方才是第一!</p></p>

定然是当初对着诸葛亮说了什么,从而改变了孔明的心思。</p></p>

不过,也好。</p></p>

这算是间接大幅度削弱了蜀汉的力量,夺取了其一部分气运。</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