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0月30日,农历九月初八,星期五。
宜:会亲友、理发、签订合同、交易、纳财、开业、安葬、入殓、移柩、开光、迁坟。
忌:结婚、出行、搬家、搬新房。
徐大志一上午都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上课读书。
虽然这些课程他以前都学过,算是重新温习了一遍,但这次再读感觉完全不一样的,竟然还发现了不少有趣的细节。
现在柳慧芳班长对他管得没那么严了,每次点名的时候,都默许黄明代他答\"到\",算是网开一面放他一马。
不过柳慧芳答应借他课堂笔记的事倒是说到做到,只要一碰到他,就会把之前缺课的笔记借给他抄写学习。
多亏徐大志以前学过这些课程,再加上柳慧芳的笔记帮忙,虽然小考测试都只是勉强及格,但总算是能过关的。要是没有之前的基础,或者少了柳慧芳的笔记,恐怕连及格都难,要挂科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中午吃完饭,徐大志又想起镜湖酒厂贷款的事,赶紧往供销宾馆跑。
刚走到宾馆门口,邹英就远远地看见他了,兴冲冲地迎上来喊道:\"徐总!徐总!好消息啊!\"
\"哦?什么好消息啊?\"徐大志脸上带着从容的笑容,不慌不忙地问道,一副见惯大场面的样子。
邹英告诉徐大志,镜湖酒厂刘晓伟厂长那边来电话了,新增贷款的事情终于有眉目了,说是下周一就能到账。酒厂刘厂长让徐大志抽时间去一趟,商量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啊!\"徐大志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心里盘算着,确实该去趟镜湖酒厂。一来要跟刘晓伟厂长商量在电视台和报纸上打广告的事,二来之前送出去的两箱酒也得要回来——这可是为了业务往来送的礼,总不能让他自掏腰包。
\"对了徐总,\"邹英有些不好意思地接着说,\"你让我联系的报社和工商局那边,我托亲戚找到关系了。虽然亲戚关系有点远,拐了好几道弯,不过他们愿意抽空跟你见面聊聊。你看什么时候方便?\"
为了这事,邹英可没少费工夫。这两天她发动了所有亲戚,连七大姑八大姨都问遍了,最后才找到这两个远房表亲:一个是报社的副社长叶汉民,另一个是市工商局的副局长郑振华。
\"干得不错!辛苦你了!\"徐大志对邹英的表现很满意。不管怎么说,这丫头确实把他的吩咐放在心上,认真去办了,光凭这点,他用她不算走眼。
徐大志想了想,从皮包里掏出五张十元大钞递给邹英,想用这个方式肯定她:\"给!这是十月份的工资尾款。虽然你才干了没多少日子,但表现不错,我按整月给你算,就当是对你认真工作的奖励。要是十一月份表现好,照样给你发全月的补贴工资。\"
\"不行不行!\"邹英连忙摆手推辞,\"十月份都没几天呢,也没接几个电话的,给我五十块就够了。要是十一月份徐总您觉得我干得好,到时候再给我也不迟啊!\"
邹英脸都红了,觉得特别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