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万事开头难(1 / 2)

赵达慢慢的说:“只要缝被子的材料够用,那么被子就可以做的无限大,这有什么可说的?被子大了再保温就更简单了,可以是加厚的棉被,也可以是做两层草链子。只要盖在上面能保温就行了,现在我把我的想法说完了,你们觉得怎么样?”

孙继发说:“可是如果要种蔬菜,现在就把玉米全砍了,这样对于现在粮食的损失会不会太大了?难道过段时间再做实验不行吗?比如玉米再有也就一个月就可以收了。”

李宁波讲:“你不是都听见了吗?要赶在春节的时候上市,本来剩下的时间就不太够了,等掰了玉米之后就更没时间了。只有让大棚的黄瓜里的第一茬赶上春节前上市,那价格肯定高,那样算下来,就基本上可以保证能回本了,那就说以后再去卖的蔬菜那就是纯利润了。这个道理还不懂吗?”

孙继发说:“可是我总觉得不踏实。”

李宁波说:“我仔细想过了,这事应该可以冒险一回,春节的时候如果就我们几家卖黄瓜,那时候价格还能自己定,你想过这意味着啥吗?”

孙继发问:“什么意思?”

李宁波说:“本来五毛一斤,我到时候就能卖一块五,就这么简单!”

孙继发说:“也别太高兴了,现在也只是这么个打算,最后结果还不知道呢。”

李宁波说:“我决定了,明天我去砍玉米秸,那些已经结籽的玉米,就让我老婆有空的时候就去县里卖了,县城里不少人就喜欢这种煮着吃的玉米,剩下卖不掉的再说。”

孙继发只是摇摇头,没有再说话。

看到有人下了决心,赵达就知道第一步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但是现阶段只是做实验,农耕地肯定是不能动,又嘱托他们选别的地方建大棚,然后回到了乡里。

开车回到乡里修理店,看到老板确实把发动机都拆了,见到赵达回来就说:“看看吧,机油也都不知道多久没换过了,机油滤芯、滤网都糊死了。打方向的黄油嘴都已经胡死了。几乎所有的配件都得换一遍,就这情况最快也得三天才能整理好。”

赵达点点头:“没关系,我不着急,想怎么修那是你的问题,就算把发动机换了也没事,我现在开你这辆车就觉得挺好。”

老板说:“你可真会打算,这车好多配件都坏了,我还得开车去县里买配件呢。”

赵达说:“那你先想想别的办法吧,我这几天都得用车。要不你就赶紧把这车弄好开起来。”

老板说:“也行,不过你得给我租车费。”

赵达说:“我也没多少钱,你要是愿意要就去乡政府要,能要多少就看你的本事了,这修车的钱也包括在内我都可以不管。”

老板眼睛一亮,高兴的说:“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我不管要多少你都不能管。”

赵达笑着说:“看你这财迷样。我不管,随便你要,我只要一辆修好的车!”

赵达回到宿舍,在脑子里仔细回忆着自己去过寿光蔬菜基地的每个细节。也曾有很多地方都在模仿寿光模式,明明大棚技术越来越先进,菜农的主动性越来越强,为什么很难再成功?再超越呢……?

一阵手机的来电声打断了自己的记忆,看到显示的是肖静然的手机号,她给自己打电话肯定就是想跟自己聊天了,赵达心里不由得一阵兴奋,想都没想张嘴就说:“明明近在咫尺,却又似相隔千里,怀念让人伤感啊,我想你了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