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像被撕开的糖纸,露出里面裹着的苦。原来小丽根本没去见网友,而是在县城服装厂加班,存折里的钱是她攒了三年的嫁妆。那天李建军在妹妹枕头下发现存折,看见密码字条的瞬间,父亲住院时护士催缴费的场景突然涌上来——母亲的透析不能停,可家里早已债台高筑。他想起李小辉常来家里,知道这个男人对妹妹有好感,便伪造了\"父亲来电\",骗李小辉去取钱,还特意翻出那件旧夹克让他穿上,免得被监控认出脸。
\"小丽不知道这事。\"李建军盯着桌面,声音越来越小,\"我跟她说钱被我借走了,等下个月开出租车工资就还......\"可他不知道,妹妹发现存折余额为零的那天,在宿舍哭了整夜,更不知道她躲在被子里给李小辉发消息:\"你说的永远在一起,是不是也像这密码一样,随便就能被人改掉?\"
陈立军在勘查小丽的出租屋时,发现床头贴着张泛黄的便利贴:\"2013.5.12 妈说密码设成生日,这样爸爸住院时也能记住。\"塑料衣柜里挂着几件洗得发白的工服,其中一件口袋里掉出半张网贷逾期单,借款人姓名栏写着\"李建军\"。原来早在半年前,哥哥就用妹妹的身份借了三万块,逾期记录像块烙铁,烫得小丽不敢去银行查余额,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网恋对象的甜言蜜语上。
结案那天,陈立军看着李小辉在笔录上按红手印。这个因盗窃罪再次被刑拘的男人,临走出审讯室前突然说:\"其实我知道她哥在骗我。\"他摸着左腕的疤痕,\"她总说等攒够钱就带妈妈去海边,可我知道,海边的房子很贵,就像她手机里存的那些婚纱照片,从来没出现过我的脸。\"
离开派出所时,春夜的风带着潮气。陈立军想起刚才在小丽床头看见的手机,锁屏是张全家福,十七岁的小丽站在中间,父母的笑容比身后的阳光还要灿烂。而现在,那个总把\"密码是生日\"挂在嘴边的姑娘,正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对着缴费单上的数字发呆,全然不知这场由家庭谎言引发的闹剧,曾让刑警队误以为抓到了连环案的突破口。
回到办公室,陈立军在案情笔记上写下:\"当人们在网络中暴露最原始的情感缺口——渴望被爱、害怕失去、急需用钱——这些本应被保护的软肋,却成了骗子手中的钥匙。小丽的存折密码不是生日,是整个家庭在现实压力下撕开的裂缝,而李小辉和李建军,不过是从裂缝里漏进来的两缕扭曲的光。\"
窗外,废品站的灯光还在闪烁。某个角落,或许还有人在键盘上敲下\"我生日是\",以为这是打开幸福的密码,却不知道,在网络的另一端,总有双眼睛在计算着数字背后的存款余额,和人心底的脆弱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