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皱眉道:“因为牛骨的肩宽远超人类,视觉上会压缩身高比例。而且……”她用镊子夹起一块牛肋骨,“这些骨头被刻意切割过,截面有锯齿状痕迹,像是用家用菜刀砍的。”
窗外突然响起闷雷,解剖室的灯光随之一闪。李薇看着解剖台上的颅骨,突然想起五年前经手的一起碎尸案——凶手将被害人尸体混入屠宰场的猪骨中,企图用动物脂肪掩盖人体组织的气味。但眼前的案件更复杂:凶手为何保留人类颅骨,却用牛骨替代躯干?是想误导警方认为死者是牲畜,还是故意留下颅骨作为“信号”?
傍晚时分,陈林收到李薇的报告:颅骨主人为女性,死因系锐器砍击导致的颅脑损伤,抛尸时间不晚于2011年(化粪池最后一次清理为2001年,距今13年)。现场提取的衬衫纤维经检测,属于2000年代初期流行的涤纶面料,手机型号则是2005年上市的某国产机型。
“2005-2011年之间。”陈林在白板上写下时间轴,“一个身高1.6米左右的年轻女性,失踪至少三年以上,为何无人报案?”
夜幕降临,陈林带着警员走访畜牧局家属院。退休干部张大爷听说化粪池出了人命,立刻联想到十多年前的传闻:“要说奇怪的女人,早年倒是有个‘矮壮姐’,听说在堤坝那边混的,身高也就一米五吧,可壮得能扛两袋大米。”
“一米五?”陈林挑眉,“但法医推断死者身高一米六二。”
“嗨,老百姓说话哪有准头。”张大爷摆摆手,“那姑娘爱穿花衬衫,嗓门儿大,总帮人出头打架,后来突然就不见了。有人说跟野男人跑了,有人说犯事儿进局子了,反正没见家里人找过。”
另一户居民则提供了关键线索:“大概02年吧,我亲眼看见她跟一个男的在巷子里打起来。那男的比她高半个头,愣是被她按在墙上揍。后来听说那男的是她相好,姓刘,住前街那栋红砖楼。”
陈林的笔记本迅速记下“刘姓男子”“红砖楼”等关键词。回到警局时,资料员已整理出2000-2011年间的女性失踪记录:共17人,其中11人已找回,剩余6人中3人有精神障碍,2人外出打工失联,唯一无明确原因失踪的,是2002年腊月走失的陈芬,时年27岁,身高165cm,体型健壮,案发前居住在前街17号。
“前街17号……”陈林对照走访记录,赫然发现那正是居民提到的“红砖楼”地址。他立刻调取陈芬的户籍照片:照片中的女子留着短发,眉骨突出,眼神锐利,确实符合“壮硕”的描述。
凌晨一点,警局档案室依然亮着灯。陈林看着桌上的失踪档案,心中泛起疑惑:陈芬失踪时正值壮年,且在本地有亲友,为何失踪十三年间无人报案?更奇怪的是,她的户籍信息显示“婚姻状况不明”,而档案中竟没有任何关于其家庭关系的记录。
窗外暴雨倾盆,陈林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在白板上写下三个大字:陈芬。颅骨、牛骨、编织袋、旧手机……所有线索都像拼图般向这个名字汇聚,而拼图的缺口,恰是这个神秘女子的过往人生。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李薇的号码:“明天一早,我们去陈芬老家看看。顺便……”他瞥了眼窗外的雨幕,“查查那个姓刘的男人。”
黑暗中,白板上的名字被台灯照亮,仿佛一个等待被揭开的诅咒。化粪池的污水仍在地下流淌,带着十年前的秘密,在暴雨中发出沉闷的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