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不甘心(2 / 2)

郭桓眉头微皱,未置可否:“并非如此,这很有意义。”

“朝廷账目繁复,若有新的审核手段,对厘清天下局势大有助益。”

“你不懂其中重要性。”

郭桓依然保持冷静。

他倒是没想到夏白会这般爽快答应。

从以往几次交锋来看,夏白明明颇为机敏,不该如此容易就被牵制,但既然夏白没察觉,他正好可以顺水推舟。

夏白凝视着郭桓,幽长叹息道:\"郭大人,事已至此,又何必故作神秘?这些账法虽可交付于你,却已无实质意义。我盐庄整理后的账目终归要呈交,更何况,我还另有新的核算之法奉上。\"

郭桓目光一颤,嘴角仍挂着笑意,似未领会其言,坦然道:\"我不明阁下所云。身为户部侍郎,为国分忧乃职责所在,何谓防不住?\"

夏白摇头长叹:\"郭大人,有些事不必说得太透彻。\"

\"你真想掌控新法?\"

\"若非关自身前程,朝中诸公谁会对这等新事在意?\"

\"这百两银子,你买的是*啊。\"

\"可惜你忽略了点。\"

\"我与你志向相异。\"

夏白挺身直视郭桓,眼中满是锋芒。

他续言:\"我知道你的意图,也晓你所图,甚至可不道破,逼你自乱阵脚,但我无意如此,毕竟此事与我无关。\"

\"我倒盼你能再抗争一番。\"

\"因你们越是抗拒,越显我之对。\"

---

郭桓倚在椅上,手指轻转玉扳指,双眸紧锁夏白:\"你如何知晓的?\"

郭桓未曾否认。

夏白说到此处,再隐瞒也属徒劳。

夏白放下背篓,淡然道:\"我确曾教与花纶一种记账之法,但即便有新法传来,户部迟早得知,何必劳师动众,还耗资甚巨请我?\"

\"只有一解。\"

\"必是朝廷查账至户部。\"

\"你心生疑惧。\"

\"欲探此法,为自己辩白寻借口。\"

\"我说得可对?\"

夏白笑着望向郭桓。

郭桓击掌赞叹:\"果然是新科状元,智慧非凡,仅从我一时疏漏,便洞察诸多,日后入仕,前途定不可限量。\"

“也是。”

“凭你往日那锋利的言辞,能把陛下气得暴跳如雷,还能安然无恙,这就足以说明你不是寻常人物。”

“只是你始终未能踏入朝堂,因此被人有意忽视罢了。”

“你很出色。”

“不过后面那句话,我不太明白。”

“为何会是我们道不同?”

“同样是做官,难道还有区别不成?”

夏白神情平静,唇角挂着一丝浅笑说道:“确实有区别。”

“我这样挑衅陛下,为什么还能活下来?”

“就是因为你们!”

郭桓眉头微蹙,对这话感到疑惑不解。

夏白双手负于身后,缓缓开口:“在许多人看来,我能活命仅仅是因为我献上了许多珍宝,这些东西救了我的性命。但以郭侍郎对陛下的了解,你也应该知道,对于陛下来说,这些珍宝算不上什么,即便是那些所谓的高产粮食。”

“保住我性命的从来不是那些东西。”

“而是‘士’!”

“士大夫的存在,时刻都在彰显当今社会‘士’这一阶层的*与衰落。你们一次次地试探陛下的底线和忍耐力。”

“而我则始终站在‘士’的对立面。”

“所以我能活下去。”

“并不是因为我为大明做了多大贡献,只是因为我给陛下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虽然让陛下非常厌恶,但在面对你们不断冒犯的情况下,陛下也只能忍着继续容忍我的存在。”

“士大夫越是得意忘形,越是贪得无厌,我就活得越好。”

听罢此言,郭桓怔住了。

这是他从未考虑过的角度。

仔细思索片刻后,他点了点头,若有所悟。

从夏白第一次出现在众人视野中,他就表现得与众不同、无所畏惧,后来的殿试更是直言要废除‘士’,当时并没有人认真对待,他自己也没有太放在心上。

但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夏白确实站在了‘士’的对立面。

这就足够了。

天下人都知道陛下不喜欢士人。

然而治理国家却离不开士人,朝堂中的这些士大夫们,总是带着一种天生的傲慢。

这种傲慢渗透到了各个方面。

不仅关乎科举和大明的制度,更涉及国家的大政方针。

只是为了让天下安定,陛下一直在做出妥协与退让。然而无可奈何的是,陛下必须倚重士人。

在这种背景下,夏白的出现尤其引人注目,尽管他对整个“士”阶层的批评显得有些狂妄,却依然得到了陛下的特殊关注。

因为比起夏白,陛下眼中容不下“士”的存在!

明白了这一点后。

郭桓顿时豁然开朗。

郭桓看着夏白,依旧摇摇头:“还不够。”

“陛下的冷峻超乎你的想象,仅凭这些远远不足以保全你的性命。”

夏白点头笑道:“单靠嘴巴自然无用,所以我果断抽身,辞官归乡,转向地方推行扶持‘工农’的发展路线。”

“空谈者不过是跳梁小丑。”

“唯有付诸实践,才能引起重视,甚至获得期望。”

“天下对士大夫的不满由来已久!”

郭桓冷笑一声,对此不以为然。

士大夫体系延续千载,岂是轻易可以撼动的?

郭桓疑惑地望着夏白,问道:“年轻人满腔热血,抱有理想与*,我尚能理解,但你为何如此笃定自己能成功,并赢得陛下的信赖?”

他确实感到好奇。

毕竟这不是夏白首次提及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