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早已察觉(2 / 2)

“请陛下过目。”

夏白从怀中取出账本。

朴狗儿不敢大意,快步上前接过账本,轻轻放在朱元璋桌上。

朱元璋随意瞥了一眼,未急于翻开,忽然冷不丁说道:“郭桓入狱了!”

殿内顿时寂静无声,一股压迫感笼罩商的心头。

夏白神色自若,平静回应:“臣已知晓。”

“他昨天见过你。”朱元璋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夏白,仿佛一旦对方有所动作,他会立刻扑上去将其撕裂。

夏白点头承认:“见过。”

“郭桓找你有何事?”朱元璋慵懒地靠在椅上,眼神锐利如刀。

夏白道:“索要统一记账的方法。”

“你给了?”朱元璋声音愈发冰冷。

夏白道:“答应了,但最后他并未索取,我也就没给。”

“为何?”朱元璋略显疑惑,却仍保持警惕。

夏白道:“因为无用。”

“统账之法不过是数据整理的方式。”

“我已经明确告诉他,除了我提供给花纶的那一份,我还有一份亲自呈交的账册。”

“听完这话,郭桓便打消了念头。”

“你觉得我们会相信你的话?”朱元璋冷笑一声。

夏白直视朱元璋,笑道:“不信,就像郭桓侍郎一样,他需要的不是什么统账之法,而是一种侥幸心理,不过郭桓确实给了我另一个解释。”

“君命臣亡,臣不得不亡。”

朱标脸色微变。

朱元璋的眼神略显阴沉,冷冷地注视着夏白,语气冰冷刺骨:“郭桓对你透露了些什么,务必要一五一十地说出来。”

夏白缓缓摇头道:“陛下或许高估了我。我只是个商官,而郭桓是户部右侍郎,我们之间并无交情,他怎会将实情告诉我?”

“再说,这些事我也不想知晓。”

朱元璋毫不动摇,继续说道:“我只想知道郭桓到底掌握了什么。”

“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夏白沉默片刻,只说了两个字。

“军饷!”

------------

“军饷”二字出口,文华阁瞬间陷入寂静。

连朱元璋也陷入了沉默。

夏白道:“郭桓正是察觉到这一点,才最终罢手,并对我说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样的话。”

朱元璋冷笑一声:“我确实命户部官员筹措军饷,但我何时说过要他死?若他清廉自守,我又怎会杀他?”

“巧言令色,不过是觉得我残暴无德罢了。”

朱元璋并未否认。

他不屑于否认这些。

他目光淡漠地看着夏白,说道:“所以你昨日才当众说‘君要仁,臣方忠’。”

“你也认为我不对?”

夏白轻笑一声,摇摇头道:“陛下想多了,正如陛下所言,若郭桓等官员真的廉洁奉公,陛下又怎会真的对他们下*?郭桓又怎会对我的账目管理如此重视?”

“他们确实不干净。”

“该杀!”

“没有什么无辜。”

“郭桓之所以不满,是因为陛下可以直接动手,不必这般迂回曲折。”

“还让他担惊受怕了一阵子。”

“而陛下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还想争取更大的利益,因为北元的存在,对陛下来说始终是个隐患,陛下也一直担心有一天北元会卷土重来,将陛下打下的江山重新夺走。”

“陛下着急了!”

“急于为天下早做打算。”

“也急于清除所有可能威胁大明安稳的隐患。”

“在陛下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郭桓等人,或是那些被牵连的人,也都死得其所。”

“因他们为大明永固而亡。”

“他们的逝去换来了北方边疆数十载,甚至百年的安宁。”

“这笔交易,在陛下心中值得。”

“郭桓后来也看清了这一点,于是主动放弃抵抗,静静等待陛下擒获自己,甘愿成为陛下奠定大明万世基业的一块基石,纵使内心不愿、满腹怨恨,也只能毫不犹豫地赴死。”

“他们确实罪有应得。”

“但此刻也在成就陛下的不朽功业。”

“我不同情,也不可惜。”

“更不关心。”

“我只是个商官,陛下宏伟的抱负与郭桓等人追逐私利之事,与我毫无瓜葛,这场*,*,对我来说并无太大意义。”

“我反倒期待看到。”

“在整治**方面,我和陛下立场一致。”

“我也厌恶当前士大夫的风气。”

“这种风气的确需要打压。”

朱元璋目光微微波动,对夏白的话感到有些意外。

他原本以为夏白会批评自己,至少也会冷嘲热讽,讽刺自己言行不一,但事实并非如此,夏白自始至终都保持平静,以一种超然的态度讲述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