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尽力而为(2 / 2)

“草民愿作先锋,为万民、为天下、为中华探索另一条经济之路。”

“这条路与以往不同,不是国进民退;也不像从前,目标是国富民强。”

“草

“人生一世,不是被万人唾骂,便是流芳百世,我夏白甘愿做开创未来的引路人。”

全场寂静无声。

夏白的话语刚落,所有人无不震惊,简直难以置信他竟说出这样的话来。

夏白放弃了锦绣前程,选择投身于世人鄙夷的“商业”,可他可是会试中的佼佼者。

按照他的能力,状元指日可待,按大明的仕途轨迹,只需在翰林院稍作历练,便可出任地方官员,步步高升直至进入朝廷。

如此平坦的大道,他竟然要舍弃?

花纶低声劝道:“夏白,你疯了吗?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即便你有别的打算,也该等做了官再说,何至于这般决绝?”

他真是急得不行。

夏白的话让他震撼不已,也明白他并非狂妄自大,而是怀抱坚定信念的人。

他胸怀大义。

然而正因如此,夏白更不应轻易放弃官职,仅靠个人之力,怎能成大事?

练子宁同样目瞪口呆。

他呆望着夏白,只觉无地自容。

其他人也一脸惊愕。

他们根本不相信所谓的“商官”,商人就是商人,官员就是官员,怎可混为一谈?

一旦与低贱的商人挂钩,夏白的人生就完了。

得不偿失。

朱标亦神情震动。

他原以为夏白不过是热血冲动,说些空话,实际上已对他有些轻视。

但今日夏白这番话,让他猛然意识到,他们都低估了夏白。他早有规划,从科举到殿试,只有一个目标——将自己的理念公之于众。

他想要以一己之力,为天下开辟一条新径,即他所说的科学与未来。

朱标心中肃然起敬。

不论夏白最后成败如何,这份胆识和气魄,已超越了世上大多数人。

他自愧不如。

李善长、赵瑁也是一脸茫然。

他们怔怔地看着夏白,一时没反应过来。他们本以为夏白要在朝堂掀起一番波澜。

但事实并非如此。

他对朝堂纷争毫无兴趣,一心为民而已。

纵使卸下行服,也毫不动摇。

紧接着,李善长嗤笑一声,终究是过于自负了。难道仅凭一股热血就能有所建树?

若天下之事这般易成,也不会只有少数人能够成功。

小虫妄图撼动巨树,不知天高地厚。

这个人不足为惧!

李善长心中已然定论。

汤和双目低垂,面无表情,仿若未闻,丝毫不显喜怒。

“商官?”朱元璋皱眉,狐疑地盯着夏白,细细品味这个陌生词汇,眼中闪过一丝戒备与疑虑。

他对夏白充满怀疑。

然而,夏白拒绝入朝为官,却令他十分满意。夏白太过锋芒毕露,在朝中恐怕会惹出不少麻烦。

现在正合心意。

“凭什么我们要相信你?”朱元璋冷冷注视着夏白。

夏白摇头,直视朱元璋,语气坚定:“陛下所信之人,并非是我,而是这片土地上的黎民百姓。”

“我只是想以实际行动告诉陛下,告诉诸位大臣,墨守成规注定失败,且是极其严重的错误。”

“天下万物皆在变动。”

“治理之道,必须与时偕行,治国犹如逆流而行,不进则退,而真正影响天下的,是普通民众!”

“你以为你能做到?”朱元璋眼中尽是轻蔑。

夏白说道:“总该试一试。”

“即便道路崎岖,未来必是光明。若连尝试都不敢,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朱元璋冷哼一声。

他双手负后,神情变幻莫测,一时难以决断。夏白的突然提议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打乱了他的计划。

但当他想起夏白展示的东西时,心中又是一动。或许答应夏白并非坏事。

生杀予夺尽在自己手中。

想到此处。

朱元璋点头道:“既然你有此宏愿,我成全你又有何妨?”

“丑话我说在前头,你若欺压百姓,或与官员勾结谋私,我绝不姑息。若你破坏了天下秩序,我会取你首级以安民心。”

他不在乎其他。

只要妨碍了大明对天下的掌控,别说是夏白这样的小人物,就算是三军统帅、朝廷重臣,他也照杀不误。

他向来无所畏惧。

对那些闲言碎语,他向来不放在心上。

夏白躬身致谢:“多谢陛下恩典。”他目光中闪过一丝精明,他所追求的并非“以城带乡”,而是“以乡促城”。

自下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