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似乎没有感谢我们。”朱元璋语气平淡。
朴狗儿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回禀陛下,韩国公刚才的确没有感谢陛下。”
“看来我们的老朋友对我们今天的决定有些不满意啊。”朱元璋眼中寒芒闪烁。
------------
第二天清晨。
贡院外忽然贴出一张新的告示。
告示刚一贴出,便吸引了附近众多学子的注意,他们蜂拥而至,起初还以为是朝廷要宣布殿试日期。
但看到内容后,人人面露惊恐。
科场舞弊!
“当今太仆寺丞居然牵涉其中?”有人失声惊呼。
“皇上还是太宽容了。”
“仅仅因为他哥哥李善长的缘故就轻罚,实在不该,这关系到那么多读书人的命运。”
“皇上看在他兄长份上,再加上李存义是主动认罪,并未造成太大实际影响,这才只是抄家、革职、流放崇明岛而已。”
“陛下会亲自审阅试卷,重新评定会试成绩和排名。”
……
贡院围墙下,众人议论纷纷,盯着告示上的内容,个个心绪起伏,被这一事件深深震撼。
随之而来的是愤怒与兴奋。
愤怒的是,在天子脚下竟然还有人敢行舞弊之事,自己寒窗苦读多年,险些栽在这帮人手里。
有何不怒?
科举关乎无数人的前程未来,这则公告一出,李存义顿时成了众矢之的。
“陛下英明。”
“若非陛下洞察秋毫,早有察觉,若让这些卑劣小人入朝为官,那才真正不公。”
“是啊,我早就觉得那些淮西*有问题,文章平庸,还总是傲慢无礼,原来都是舞弊的同伙。”
“真该死,我之前还觉得这些人不错,真是羞愧。”
“这些人全都该杀!”
……
一番咒骂过后,不少人开始抱有期待,重新批阅试卷,剔除作弊者,是不是意味着自己的名次能提升许多?甚至一些落榜者是否会出现在新名单中?
贡院外,人心浮动。
对三天后重新公布的榜单充满希望。
很快。
贡院贴出告示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城。
与此同时,锦衣卫搜查了李存义的家,并拘捕了十多名舞弊参与者。
全城议论纷纷。
听到这个消息时,花纶三人神色微变,眼中闪过一丝震惊。
“夏白说得没错。”花纶看向身旁两人,整个人仿佛失去了生气,眼中尽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练子宁神情严肃,正色问道:\"此次科举是否真有问题?夏白的名字真会否在榜单之中?\"
\"若果真如此,你我三人又该如何?\"
练子宁吞下一口唾液,眼中突然闪现出一股狂喜与激动。
近来他们承受了太多的压力,流言蜚语、嘲讽讥笑让他们苦不堪言。
若夏白的名字真能名列三甲,他们也算洗刷了冤屈,虽然仍会被嘲笑,但至少不会再遭受这般羞辱。
然而三人也不敢过于欣喜。
如今皇帝亲自批阅试卷,名次或许会发生变化,况且夏白未必能如自己所言,夺得头名。
毕竟他目前仍是名落孙山。
他们内心深处仍有疑虑。
尤其是黄子澄。
如果夏白跻身一甲,那么他们三人必然会有两人跌出一甲。
而他现在正是第三名。
如果没有太多意外,掉出一甲的必然是他,一甲与二甲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他自然心中有所不甘。
黄子澄冷声说道:\"别这么快得意,这夏白口才极佳,如果我们信了他的承诺却最终未能上榜,恐怕我们会成为更大的笑柄。\"
\"幸好我们昨天找他的事,并未引起太多人注意,否则那时我们真要无地自容了。\"
花纶点头附和。
练子宁也渐渐冷静下来,沉声道:\"现在确实没什么值得高兴的,而且我不相信夏白能拿到第一名。\"
\"让他成为第一,实在难以服众,以陛下英明,怎会让这种争议发生。\"
\"他能进二甲便已足够,一甲仍是我们的。\"
花纶轻叹一声,心有余悸地说:\"我此刻毫无争名之心,只盼此事早日结束,这段时日的经历让我疲惫至极,我也无法承担更多的变数了。\"
\"实在太折腾人了。\"
练子宁与黄子澄陷入沉默。
是啊。
这次的事情太过煎熬。
一波三折。
他们身陷漩涡,备受困扰,但再过三日,一切将尘埃落定,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必须接受。
也只能接受。
他们只想尽快结束。
城中张贴的公告很快人人皆知,夏白也得知了消息。
他眉头微蹙。
未曾想朱元璋竟如此决绝。
重新核算成绩,重新评定排名。
显然,此举背后的政治意图更加明显。
自从以刘基、宋濂为代表的浙东派系衰败后,朝廷便呈现出淮西派系独大的态势。
对此,朱元璋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他也必定会逐步对淮西派系采取行动,这次不过是找个借口,处置了李善长的胞弟。
同时,这也是一种警告,给淮西派系的其他人提个醒。
该收敛了。
否则,朱元璋绝不会再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