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酒厂现在也是穷得叮当响,连五万块的推广营销费,刘晓伟厂长都得找城东信用社贷款才能凑出来。
他们现在的处境跟当时的东方酒厂一模一样,原本市场中也有份额,卖得好好的,谁知道东方黄酒突然杀出来抢生意,把他们的客户和消费者都撬走了。
现在仓库里堆满卖不出去的货,积压的酒都快两万箱了。
可厂里还有那么多工人要养活,在那个吃大锅饭的年代,国有集体企业就算亏本也得继续生产。结果就是生产越多,仓库里的存货堆得越高,像座小山似的。
好不容易挨到徐大志酒足饭饱之后,刘晓伟厂长火急火燎地带着他们一行人,立马赶回了镜湖酒厂。
副厂长孙尚志和销售科的王小强早就在门卫室等着了,看见厂里的面包车开进来,立马迎上去。
两人握着徐大志的手使劲摇,对黄明也格外热情,搞得黄明脸都红了,怪不好意思的,幸好他皮肤黝黑,才显得不是那么难堪。
他们先陪着徐大志和黄明去车间转了一圈,看完生产情况才到办公大楼会议室开会。
徐大志掏出打印好的文件说:\"按刘厂长的预算,我做了个初步方案。咱们先想办法把被东方酒厂抢走的市场夺回来,再把镜湖黄酒的包装升级换代,要做得跟东方黄酒一样符合市场需求。等方案实施后,就抓紧开经销商大会,争取像东方酒厂那样,一次性能拿到半年或全年的订单。\"
他说着把方案往桌上一放,王小强刚要就近伸手去拿,徐大志却一把按住了文件:\"王科长、刘厂长,你们先别急着看方案。咱们得先把费用的事说清楚。\"
这才是徐大志真正的目的——该谈钱的时候绝不含糊。
其实徐大志也是被逼出来的,上次跟东方酒厂的陆军合作就吃过亏,对方说话不算数,害他拿不到更多钱了。现在他兜里剩下钱也不多了,去学校食堂每天也是只能啃馒头就咸菜,顶多再喝碗免费的汤。
他现在要是不把钱的事先说清楚,那是钱财会越来越紧张,也是他犯傻了。
黄明在旁边看得直皱眉,觉得徐大志太不近人情。中午还跟刘厂长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呢,这会儿为了钱就立马翻脸不认人,连方案都不让他们看了。换作是他,肯定拉不下这张脸。
可徐大志心里也憋屈啊!谁不想做个大方人?要是口袋里有钱,家里有金矿,他巴不得先把方案给大家看,痛痛快快交个朋友。但这些年他算是看透了,光讲情分不讲钱,最后吃亏的准是自己。
这世道,没钱谁拿正眼瞧你?钞票就是男人的脊梁骨,就是男人的胆气!
孙尚志副厂长皱着眉头问:“具体要多少钱?”
徐大志不紧不慢地解释道:“整个营销基础服务费要两万块。我们可以先签合同,你们前期付两千块定金,等事情办成了再付剩下的一万八。”
“我敢打包票,这事成了之后,你们厂的出厂价肯定能涨到和东方酒厂一样的水平。一个月后,销量最少每月一万箱起步,也就是至少十万块出厂价销售产值。要是达不到这个数,我二话不说把定金退给你们。不过话说回来,要是你们中途反悔不合作了,那可得再按五十倍定金赔我违约金。”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个情况得说清楚——万一经销商大会开得特别成功,现场订货量大的话,得按每瓶酒两毛钱给我提成,上不封顶。你们放心,我保证把大会办得和东方酒厂一样风光,至少能让镜湖酒厂从此能和东方酒厂平起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