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力劝黄明放下执念(2 / 2)

他越说越激动,突然恶狠狠地盯着黄明:\"我警告你,这事到此为止。要是再让我听见你提半个字,不但要把衣服还给我,以后你也别想跟着我混了!这件事给我烂在肚子里,听见没有?\"

黄明吓得脖子一缩,像只受惊的鹌鹑似的,再也不敢吭声了。

徐大志继续给黄明洗脑,语气里带着几分教训的意味:\"男子汉大丈夫要行非常之事,做事就要豁得出去。你看看你,连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情都一直放不下,整天纠结来纠结去的。要是连这种坎都过不去,以后还能指望你做成什么大事吗?\"

黄明刚想开口辩解,徐大志就打断了他,伸手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行了行了,别想那么多了。明天我得赶一个合作方案,打份合作协议出来,一整天都要忙得团团转,哪有功夫想这些有的没的。\"

说着,徐大志的语气缓和下来:

“我看了下后天的课程,上午有严老师的政经学,这是我必须上课的。课后你跟我去镜湖酒厂一趟,他们那个营销策划的项目,我打算让你也参与进来。这样你既能学点东西,又能赚些生活费,不是挺好的吗?\"

徐大志压根没打算听黄明再说什么,直接端着洗脸盆转身就走,连头都没回一下。

到了半夜,宿舍里的其他人都已经躺下睡着了,只有徐大志还坐在自己床上,借着床头小台灯的亮光,一页一页翻看着镜湖酒厂的资料。

那时候的地方酒厂其实都差不多一个样——规模不大,用的都是老一套的酿酒方法,完全按照计划经济那套来,根本不懂什么叫市场竞争。

他们连酒瓶上的商标都懒得贴,直接让卖酒的商家自己贴。这些厂子压根没想过以后可能会倒闭,做事也不知道变通,所以只要碰上懂点市场经营的对手,立马就被挤得没活路了。

要说这些酒厂为什么不行,原因明摆着:领导管得松,工人干活磨洋工,不会推销产品,技术也跟不上时代……这些吃大锅饭的问题,在当时的企业里太常见了。

徐大志心里清楚,别的问题他也不想插上手,唯一能出上力的就是帮他们想想怎么卖酒。他就这么一直研究到后半夜,才合上资料关灯睡觉。

……

1987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初三,星期日。

宜:祭祀、馀事勿取、塞穴。

忌:诸事不宜。

一大早,黄明刚睁开眼就扭头往徐大志床上看,结果发现他的床铺早就空了,连被子都叠得整整齐齐的——这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出门了。

那时候的打字可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得一个键一个键地敲出来的。要是写的东西多了,光是打满几页纸就得花上大半天工夫。

徐大志天刚亮就爬起来,把方案草稿赶出来送到打印店去,还得抓紧时间整理合作协议。

他趁着星期天,急急忙忙出校门办事,心里还惦记着明天上午要去听严老师的政经学课,明天中午要去镜湖酒厂的事情。

这课可不能迟到,他得排好计划踩好点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