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棒脸色通红,躲在一旁。
赵翠翠笑道:“虽说两个孩子彼此乐意,但也少不了媒妁之言,赵媒人费心了,我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好说好说。铁柱媳妇,这亲事既然定了,那定亲的日子,你心里可有数了?”
“我跟你说啊,这六月天,按老规矩,是不能定亲也不能成亲的。”
“要不,就赶在五月里头?后天,五月廿八,是个好日子,就是急促了点。再不然,就得等到七月了。”
赵翠翠几乎没有犹豫:“那就后天吧!”
“后天?后天也行,赶早不赶晚。只不过……铁柱媳妇,”
她语气顿了顿,目光在几间茅草屋上转了一圈,眉头不自觉地轻轻蹙了一下。
“这定亲过聘,所需的礼数和数目,可不小啊……”
赵媒人无论怎么看,都觉得这一家有些不靠谱,不像是能凑齐聘礼的人。
赵翠翠笑了:“媒人放心,过聘的银子,我都准备妥当了。”
赵媒婆倒是有些惊讶:“那就好,倒是我多虑了。咱们乡里人家,日子都不算宽裕,但这礼数不能缺。聘礼呢,大差不差,至少也要备下这些,我跟你说说,你心里有个数,也好准备。”
赵翠翠认真点头:“您说,我记下了。”
“按咱们这边的老规矩,聘礼一般是:粗米二斗,清酒四壶,公鸡两只,母鸡两只,粗布一匹,聘金是五两纹银,给新媳妇的银簪子不能少,还得有寓意好的椰子两对,在来一篮子喜饼。这些,你可得备齐了。”
赵翠翠点头:“那我明天就去准备,后天咱们一早就去提亲!”
赵媒婆暗暗打量一下赵翠翠,没想到她没有丝毫犹豫,倒是有些拿捏不准了。
“行,那你心里有数就好。”
“后天我一大早就过来,帮你写聘单,走过场。哎,”
她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一拍大腿,“说起来也巧了!后天啊,也是李大山家过聘礼的日子!他们家找的是刘媒婆。嘿,你们这妯娌两家,赶在同一天过聘礼,还真是有意思!”
赵翠翠点头,一字一句道:“我自然知道。”
赵媒婆忽然笑了起来:“我倒是有些明白了,你为什么如此着急。俗话说的好,不蒸馒头争口气,你和你大伯间的事,我倒也听说过一些。”
赵翠翠道:”那家人不提也罢,明日我备好东西,后日,咱们一早上门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