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米宽的桥面在风中抽搐,活物般起伏的藤条间露出深不见底的豁口。
腐殖土的气息裹着兰花的腥甜从谷底蒸腾而上,铁线蕨的孢子粘在发颤的藤结上,每一步都踩碎几颗微型星辰。
四十米处的承重柱是整根红椿木,树皮沟壑里涌动着乳白树浆,蚂蚁大军正沿着历史悠久的包浆蚁路搬运蝴蝶残翅。
正午的烈日刺透雨林穹顶,藤桥显露出它伤痕累累的躯体。
被山民草鞋磨出包浆的踏脚处泛着琥珀光泽,新补的箭毒木藤条还带着青涩的毛刺,二十三种藤本植物在此达成危险平衡。
一群游客在雨林间缓缓前进,时不时传出嬉笑打闹声,惊得附近不知名的鸟儿们拍翅而去。
乌云压境时,藤桥正悬在溪涧上方喘息。老藤吸饱了湿气,褐色表皮泛起青苔般的幽光。第一颗雨珠砸在芭蕉叶上的瞬间,整座吊桥突然绷紧脊椎,几十根垂挂的藤索倏地挺直,像被无形的手拨动的琴弦。
雨脚踩着鼓点奔来。密匝匝的水箭穿透林冠,在藤条编织的网格间炸开万千银屑。那些浸泡过百年雨水的藤芯开始震颤,雨滴敲击空隙处紧绷的藤皮,发出类似空葫芦的闷响;而浸润膨胀的藤茎相互摩擦,又滚落出沙锤般的窸窣。
十二对桥桩依次承接雨鞭抽打,将轰鸣沿着藤蔓经络传导,整座桥渐渐化作巨大的共鸣箱。
溪涧腾起的水雾裹住晃动的桥身,每根藤索都在雨中分泌出粘稠汁液。
这天然的松香让震颤愈发粘滞绵长,当狂风突然扯开雨幕斜掠而过,整座桥蓦地迸发出管风琴的轰鸣。
雨珠此刻成了千万柄音叉,有的叩击宽叶引出定音鼓般的浑厚,有的钻进藤芯孔隙激起排箫似的颤音,更有坠在蛛网上的水银珠子,随蛛丝震颤抛撒出细碎的琶音。
当骤雨突至,整座吊桥便成了共鸣腔,雨滴在密织的藤网上敲击出木琴般的音阶,水线顺着绞索螺旋而下,在谷底摔成翡翠色的雾。
蝉鸣声戛然而止。
方青青抬头时,藤编吊桥上的红丝带正被狂风扯成笔直的线。黑云压碎林间漏下的阳光,潮湿的腐叶气息突然浓得呛人。
林晓晓刚把遮阳伞倒转过来,豆大的雨点就砸在了蕉叶上。
\"快跑!\"人群炸开。穿碎花裙的姑娘踩着人字拖踉跄冲过吊桥,发梢甩出的水珠在暗绿背景下划出银线。
凉亭檐角的风铃发了疯似的响,七八个人挤在朱漆立柱间,举着相机的男人半个身子淋在雨里,镜头盖骨碌碌滚下山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