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高顺轻松碾压蹋顿(2 / 2)

乌桓在秦弩和陷阵营的连番打击下,本来就死伤惨重,溃不成军。

再被这两股精骑突然杀到,乌桓大军哪里还抵挡得住,立马就全军奔溃了。

蹋顿见无力回天,长叹一声,狼狈不堪地带着少数亲信投东部乌桓头人速仆丸去了。

高顺冷冷地看着蹋顿仓皇逃脱的背影,不屑地撇了撇嘴。

被乌桓人传得神乎其神的蹋顿就这点能耐?呵呵!

蹋顿一逃,东部和中部乌桓再无反对的人。

乌桓人内迁之后,过上了半牧半农的生活。

尤其是到了东汉末年,大多数的乌桓人固定了下来,开始学习汉人的耕种。

这些乌桓人之所以南下劫掠,重要的一点就是穷得过不下日子了。

他们虽然跟汉人学习了耕种,无奈耕作技术远远比不上汉人,收成自然差得远。

绝大多数的乌桓人生活贫困,和中原内地的穷苦汉人差不多。

高顺以沮阳为中心,在洋河流域、白河流域、桑干河流域建立了几个大城。

将那些大大小小的部落头人迁到了大城之中,给他们修建了许多豪华府邸.

允许他们携带不满百人的部曲,并引诱他们进入奢侈的生活,华服美女、好酒好肉伺候着。

他们的部落则由安东都护府派遣官员管理,还带去了大量农学院出来的学生,指导乌桓人耕种。

乌桓的部落头人们根据自身部落规模,每年都能得到种花部落的大量俸禄,只需要坐享其成。

很快,绝大多数的乌桓部落头人从此过上了纸醉金迷的日子,再也不理自己部落的任何事情了。

也有少数人清醒地看到了危害,拒绝接受高顺的安排。

但这些人都被高顺以铁血手段镇压,所有财物和地盘全部收归种花部落所有。

那些过上好日子的部落头人见了,不但不兔死狐悲,反而嘲笑这些傻子。

在大城里好好的贵族日子不过,偏偏老想守着自己那个贫穷的部落不放,这不是傻吗?

乌桓人是天生的冲锋陷阵战士,尤其以“乌桓突骑”闻名。

他们打起仗来,悍不畏死,大汉朝廷经常征召他们去打仗。

无论他们立下多大的功劳,赏赐少得可怜,甚至没有赏赐。

而种花部落则不同,他们有一套严格的军功体系。

只要你立下了功劳,就会有相应的赏赐,公平公正。

比起原来的大汉朝廷,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待遇。

高顺抽调了一半以上的乌桓青壮,编入到了他的安东都护府军队。

由专业的九原士官学校出来的士官对他们进行洗脑和培训,再由黄忠带领他们去攻打东部鲜卑人部落。

这些乌桓人在新军中,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尊严和希望。

虽然打仗伤亡在所难免,但带回来的军功赏赐却让他们的家属欣喜不已。

要知道,他们之前为大汉朝廷打仗,几乎都没有什么赏赐。

运气好的,抢劫了一些财物回来。

运气不好的,死了就是死了,残了就是残了。

在这个时代,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

黄忠带领以原种花部落为骨架,大量乌桓仆从军的新军,经常到处攻打东部鲜卑各个部落。

每次征战,乌桓士兵们都奋勇向前,立下赫赫战功,为种花部落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